為了改善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品質,湖州主城區將實施禁摩近日,浙江湖州當地論壇傳出主城區即將實施禁摩的消息。 該截圖內容為自2018年8月1日,在中心城區“一路兩區”約33.2平方公里范圍內全面實行摩托車禁行,禁行區域內除執行公務的摩托車外,一律禁止其他摩托車通過,并保持常態長效。
據網友透露,上述禁行區域實際上幾乎涵蓋了湖州的主城區,如果網上截圖屬實,也就意味著8月1日起,湖州主城區將實行摩托車禁行政策。
此外,該截圖還表明,通過此舉(禁摩),進一步優化交通組織,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品質,增強民生福祉,切實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高水平、深層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奮力當好踐行“兩山”理念的樣板地、模范生。
小編查閱發現,有網友在湖州網上警務平臺留言,對本次網傳的禁摩消息提出證實和訴求,但截止發稿并沒有收到相關部門的回復。
或許在城市管理者看來,摩托車成為污染環境,拉低城市品質,擾**通組織的出行工具,也再次成為城市管理者驅逐的對象。
但實際上,面對日益擁堵的交通環境,多一輛摩托車,就可以減少一輛小汽車在路上行駛,對交通的擁堵只會減緩不會增加。而且隨著國四車型的切換,未來摩托車在環境污染將進一步得到控制。
治理摩托車的關鍵在于科學管理,而不是一刀切。
上個月,肇慶也傳出為改善空氣,主城區將逐步實施摩托車禁行的消息。可以預見的是,越來越多地區將效仿已實施禁限摩政策的城市,逐步對核心區域的摩托車實行禁限行的措施。
難道我們的摩托車,在城市管理者眼中,就已經是高污染,高危險,低價值、低素質的代表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