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的血液還要劃分血型?機油挑選小常識 機油的選擇與更換,是所有機動車輛在日常保養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重要環節,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各類產品,一些剛剛踏入摩圈的新手小白往往會一臉懵逼,甚至會按著“最貴的就是最好的”這樣的理由去給自己的愛車挑選機油。
那么今天賤賤就簡單跟大家聊一下,這普普通通的潤滑油里,到底都蘊含著哪些門道。 機油的作用 在很多人口中,機油也被叫做“潤滑油”,但是除了潤滑這個作用之外,機油同時也起到了: 清潔缸內碎屑,將活塞、軸瓦上的積碳、油泥、鐵屑等雜物帶回油底殼; 密封氣缸,防止可燃氣體泄露; 防止缸體腐蝕,氧化生銹; 帶走爆破時產生的溫度,輔助降溫; 減少爆破帶來的震動和沖擊; 以及抵抗活塞運動時帶來的摩擦力 等這些功用 機油的分級 在維修網點以及各大經銷商處,都陳列著種類繁多的機油種類,而如果您在言談舉止中露出新手的姿態,那么有很大的幾率會被推薦全合成機油,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全合成油的售價更貴。 機油按照加工方式,劃分為礦物油、半合成油和全合成油三種。 礦物油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潤滑油,礦物油的基礎油是原油提煉過程中在分餾出有用的輕物質(如航空用油、汽油等)之后剩下來殘留的塔底油再經提煉而成的產物。就本質而言,它運用的是原油中較差的成份。 石油蒸餾塔 礦物油是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潤滑油類型。礦物油的價格雖然低廉,但其使用壽命、潤滑性能等都較半合成油和合成油遜色,同時對環境也有較大的污染。另外,礦物油在提煉過程中因無法將所含的雜質完全除去,因此流動點較高,不適合寒帶作業作用,隨著半合成油和合成油生產成本的降低,礦物油將逐漸被淘汰出市場。 半合成油是使用半合成基礎油,即:國際三類基礎油調制而成的潤滑油,是在礦物油的基礎上經過加氫裂變技術提純后的產物,半合成油的純度非常接近全合成油,但其成本較礦物油略高;是礦物油向合成油的理想過渡產品。 全合成油是來自原油中的瓦斯氣或天然氣所分散出來的乙烯、丙烯,再經聚合、催化等復雜的化學反應煉制成大分子組成的潤滑液。在本質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較好的成份,加以化學反應并在人為的控制下。達到預期的分子形態,全合成油分子排列整齊,抵抗外來變數的能力自然很強,因此體質較好,熱穩定、抗氧化反應、抗粘度變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礦物油和半合成油強得多。除了上邊這幾種機油類型外,隨著技術的不斷研究,還有清潔性機油、磁性防護機油等有特殊針對方向的機油種類。 機油的標號含義 說完了機油的種類,在選擇機油時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那就是標號。對于汽油而言,只需要根據發動機的壓縮比來選擇#92或#95、#98就可以了,但是繁瑣的機油標號連看都看不懂,又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在機油五花八門的標號中,有兩個重要分支,一個是由美國石油協會(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簡稱API)制定的質量級別,“S”前綴為汽油發動機適用機油,“C”前綴為柴油發動機適用機油,“SC”則為汽柴兩用。 API的機油質量級別從“SA”一直到“SN”,每遞增一個字母,機油的性能都會優于前一種,機油中會有更多用來保護發動機的添加劑。字母越靠后,質量等級越高,國際品牌中機油級別多是SF級別以上的。 另外一個機油標號就是由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簡稱SAE)制定的黏度等級了。 機油的具體分類為夏季用油4種,冬季用油6種,冬夏通用油16種。其中夏季用油牌號分別為:20、30、40、50,數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適用的最高氣溫越高;而冬季用油牌號分別為:0W、5W、10W、15W、20W、25W,符號W代表冬季Winter(冬天)的縮寫,W前的數字越小,低溫粘度越小低溫流動性越好,適用的最低氣溫越低。 對于選擇哪款機油、行駛多少公里更換還要根據您具體車型和駕駛方式以及騎行環境等而定,不要盲目選擇消化不良的產品,不要被車行老板忽悠選擇更貴但和車況不匹配的機油,最貴的不見得是最好的,亮出你的火眼金睛,一切還是最合適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