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全國范圍內氣溫驟降,冷到什么程度呢?有人在朋友圈吐槽,發生追尾事故,雙方車主們下車相互加了微信,哆哆嗦嗦回到車里再相互對罵。不過面對這種急速降溫,ofo應該是最開心的了:這么冷的天,大門口排隊聲討要押金的人群應該都散了吧...心疼小黃車3秒,但還是忍不住笑出豬叫。
今年上半年的互聯網上,關于ofo,關于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的聲討不絕于耳,甚至有不少媒體搬出了去年德媒的評價“共享單車是白癡經濟”。好不容易捱到年末,聲討共享單車(電動車)的大軍消停了會,沒想到哈啰出行又作了一波惡。
兩年前,上海出臺了《上海市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表明了上海不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車的立場,任何投放互聯網租賃電動車的行為都是違規。
但在近日,哈啰出行以“試點運營”的名義往上海閔行、松江等地違規投放了7000多輛無牌共享電動車,隨即被閔行區交通委約談,交通委表示將在收繳違規電動車的基礎上聯合相關部門進行大規模整治、執法活動。
約談后,哈啰出行也迅速作出回應稱正在緊急開展相關車輛的回收管理工作。這件事看起來好像沒什么邏輯問題,我不小心投放了,你不讓投,OK那我回收掉就好了,但讓網友炸毛的卻正是這個“試點運營”。
明知違規,但我偏要試試看!也許在哈啰出行看來,這個時代正是“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你上海出了不發展共享電動車的規定和我哈啰有啥關系,我以“試點運營”的名義給你整個偷梁換柱的花活,肯定把你秀的頭皮發麻。
不論是向媒體解釋違規投放電動車的原因還是提供情況說明,哈啰都反復強調了“試點運營”幾個字,但試點運營的說法真能站得住腳嗎?
據了解,哈啰此次投放的7000多輛電動車,一沒有牌照,二沒有向相關部門備案,已經很難用“試點運營”來形容。除此之外,早在今年4月、6月,哈啰就因為在上海違規投放電動車被約談過4次之多,每次都表示整改,每次整改后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繼續我行我素的違規投放。
上海違規并不是個例
數次的屢教不改,為什么?因為每次違規帶來的利益回報都遠遠大于違規付出的代價!換句話講,相關部門無關痛癢的整治處罰直接助長了哈啰出行的肆意妄為。
這對我們傳統的電動車行業真的公平嗎?你只要敢違規賣1次電動車,就足以被宣告死刑。對比哈啰出行的5次違規,5次約談,小編只想說,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行為令人發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