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電動車又出事了!
12月21日,濱海政府為了方便市民出行,聯合某共享電動車品牌在縣城內投放了360輛共享電動車,然而,許多市民還未來得及享受此項民生項目時,濱海的的哥先不樂意了。
濱海的出租車行業一致認為,出租車的起步價是5元,而共享電單車的起步價只有1塊錢,這樣就沒人坐出租車了,這對出租車市場是個巨大的威脅。
于是,短短幾天時間,的哥自發組織,扣押了數百輛共享電動車。
同時,濱海的哥們固執的認為,這些共享電動車沒有獲得管理部門同意就私自上線,占用公共停放資源,涉嫌非法經營,并表示,“政府相關部門并沒有明確答復,我們的哥的姐只能自己動手,將車輛暫時收攏,等待政府批文。”
其實,共享經濟在小縣城等偏遠地區遭排擠,濱海并非首例,小編老家就曾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大西北的一處小縣城,網約車剛剛興起的那幾年,的哥就自發組織,用罷工的方式抗議網約車搶出租車飯碗,有些過激的的哥甚至“釣魚式執法”圍堵、打壓網約車:
的哥先在網上下單叫車,把網約車司機哄騙至目的地后,伙同其他的哥一起對司機進行威脅、恐嚇,強逼網約車司機注銷平臺賬號,退出網約車行列。
甚至有的哥說:1個人敢開網約車,我們就堵1個人,10個人敢開網約車,我們就堵10個人,直至沒人敢注冊,沒人敢開。反正沒單跑的時候堵堵這些搶飯碗的司機也挺有趣的。
久而久之,那個地方再也沒人敢開網約車了,時至今日,想打車也只能打出租車。
不可否認的是,共享經濟的浪潮推動傳統行業的變革,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共享單車、電動車的出現的確改變了人們的傳統出行模式,也讓出租車行業、電動車行業受到了經濟、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的沖擊和前所未有的挑戰。
但在我們看來,賣豬肉的不能因為牛肉便宜就趕走所有賣牛肉的。同樣,出租車不能因為賺不到錢就去找他人的原因,而是應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畢竟,這個時代變得太快,大部分行業遭到沖擊不過只是一瞬之間:
有了網店,人們就不樂意去實體店了;
有了滴滴,人們就不愿意排隊等出租車了;
有了自媒體和網綜,就只有爺爺輩的人還在看電視了;
有了支付寶,你甚至不用去銀行了...
張泉靈就曾在一場演講中說過,這個時代扔掉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講。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共享電動車,其實誰的蛋糕也沒有動。它只是跟隨著時代的浪潮,在合適的時候出現在了合適的地方。而你,仍然沉浸在關著門、烤著火,等著顧客來上門的老一套銷售模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