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事件,不止關系人們身體健康,更是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思維認知、行為習慣和消費方式。此次疫病得以治愈后,仍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產生巨大影響。那么,對于電動車行業而言,又會帶來怎樣的變革呢?
一、線上經營模式飛快發展
隨著新型肺炎疫情的蔓延,實體經濟再次受到沖擊。企業和經銷商在遭受經濟損失的同時,也面臨著如何扭轉局面的難題。而線上經營,貨到付款方式已被多家企業和經銷商提倡。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疫情過后,在短時間內人們的思維里慣性的驚恐想法將會促使線上交易的激增,這也將促使各大企業和經銷商對自身線上經營能力的完善。
二、政府管理態度的轉變
在這場戰疫中,電動車的作用不可忽視。就連專家都在積極倡導,出行選擇電動車,并建議政府開設專用電動車自行車道。電動車正面形象的樹立,或將影響今后政府管理電動車的重要依據。
三、行業洗牌進一步加劇
前幾天,海底撈、外婆家相繼宣布停業,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的一番表態更是刷爆網絡,“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像西貝這樣的龍頭企業,目前賬上的現金加上貸款最多也只能再發3個月工資。
可想而知,電動車企業一樣不好過。這場疫情考驗的不僅僅是全國人民的健康,也考驗著企業的“免疫力”,整車品牌也將隨著這次疫情加快洗牌。
四、品牌力量更加凸顯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之后,各種口罩層出不窮。最讓人痛心的是,三無產品、虛假口罩不斷地沖擊著人們的底線,讓廣大消費者防不勝防。
經歷這場戰疫之后,人們對于品牌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品牌的號召力及品牌美譽度將成為影響購買的重要標桿。
五、剛需的聚集和爆發
本該出現購車小旺季的春節檔,經過兩個月的非常時期,電動車行業將迎來轉機,旺季或將在3月爆發,未來傳統的7月8月9月旺季可能將被打破。而且疫情過后,原本公共交通出行的群體很大可能選擇電動車出行,這將進一步推動行業旺季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