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情的蔓延,全國各行各業都已經受到了影響,作為以研發、生產、制造、物流均依靠線下的電動車行業,壓力似乎更大。目前,多個展會被取消或延期,庫存貨無法發送,大家的內心開始從焦慮發展到恐慌。那么,2020年的新冠肺炎究竟會給行業造成什么影響呢?
回顧2003年,非典SARS也同樣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面效應,但是對于電動車行業,反而獲得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下面我們先復盤一下非典對電動車行業的影響。
1
復盤非典對電動車行業的影響
非典從發生第一病例到疫情解除,大概是6個月時間,由于各地也采取了隔離的防控手段,因此疫情對旅游、餐飲、交通運輸等服務行業影響最大,經濟出現短期的低迷。
電動車雖然是制造業,但是它的特殊性決定了受影響不大。非典期間,市民出行跟現在一樣,要么在家躲著隔離,要么步行或者自行車,公共交通大幅降低發車頻次,乘坐率也斷崖式下滑。2003年,電動車還是大件耐用消費品,因此普及率不高。看看2003年電動自行車價格與居民收入對照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電動自行車的價格已經接近一個農民全年的收入,因此2003年能夠消費電動車的人群還是北上廣一線城市以及部分城鎮居民,而在農村,每百戶家庭的電動車的普及率不足2%。但是由于非典造成的交通出行的影響,電動自行車出現了100%的增長率。
2003年6月底,非典在全國疫情得到控制,解除警報,生產、生活恢復正常秩序,而電動自行車則在2月份開始迎來持續上升,非典結束進入銷量爆發期。據無錫多個電動車品牌負責人介紹,那個時期只要供不應求,只要有車就能賣,即使有些瑕疵品、滯銷貨都被搶購一空。
2003年疫情發展與購車需求對照曲線圖
2新冠疫情下的電動車行業
雖然2003年非典對電動車行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可以肯定,2020年這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電動車行業來說,不會有明顯的推動作用。相反,在全國隔離期,延遲復工、開業對當前的銷售來說產生了巨大的負面效應。
2020年廠家和商家開工、開業情況統計
從國家衛健委公布的疫情數據看到,目前新增疑似病例出現下降,意味著病例總數量進入下行通道,而國內外的病毒藥物、疫苗研制工作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加上2003年非典的經驗,國家的財力和科技水平均有了大幅度提升,因此2003年6月底解除疫情警報的時間將會在2020年提前。而專家也多次說明,病毒一般在5月份天氣轉暖也會自行消失。因此即使最壞的情況,電動車行業也只有3個月的煎熬期。
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2020年的消費力比2003年提高5-7倍,而電動車的市場保有量3億,至少有20%的超標車面臨換購,因此2020年的剛性需求在4000萬臺以上,這個需求將會在疫情之后得到爆發。
3現階段我們需要做些什么?
在疫情尚未結束的形勢下,廠家首要應密切關注疫情,加強疫情防治宣傳和管控工作,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時把工作計劃進行調整,合理安排復工、開業!
1、疫情防控第一位!多渠道宣傳,普及防疫知識。加強消毒防疫,保障環境安全。加強物資采購,確保防疫物資充足。排查梳理,重點疫區的人員暫時不復工。
2、人員儲備工作要先行。由于疫情的影響,很多人員不能如期復工,因此需要利用目前的這個復工空檔期提前發布招聘信息,補充人員。如果有條件可以在家進行工作,比如訂單、客服、策劃文案等。
3、利用網絡新媒體進行品牌宣傳。多個展會取消,對于企業來說也省下了一筆投入,這筆錢可以用于品牌宣傳。多個信息顯示,4月份之前最好的營銷手段還是網絡新媒體進行傳播,招商、品牌和新品推廣。
4、作為經銷商,應該維護好老用戶的客情關系,如果不能開業,可以微信上看車、選車,店里拿車。某商家最近兩天幾乎每天都會在微信上有成交。
5、利用疫情適當做一些公益活動。比如有經銷商開著宣傳車不斷播放防控疫情的廣播,也有商家聯合社區、村委進行公益勸返活動。
4結束語
非典事件告訴世界,電動車在防控病毒傳播方面功不可沒,也讓行業銷量出現了井噴。而新冠事件將會告訴我們,電動車的剛需是不可扼殺的!在傾國家力量抗擊疫情的背景下,新冠病毒很快就會過去,而很多廠家也計劃在2月10日開始復工,只要我們運籌帷幄,不在疫情期間打價格戰,也不在疫情期間發國難財,電動車觀察員相信,2020年的旺季將會比去年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