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不斷的向好發展以及企業的陸續復工,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將逐步趨向穩定,既然損失已成定局,如何彌補是重中之重,因此,2月2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推出多項優惠措施,幫助緩解疫情影響,紓困解難。
1.要更加注重穩就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
高校畢業生暫且不談,會議內容指出:要擴大農民工就業,加大穩崗和就業補助,促進就地就近就業。
對電動車企業來講,雖已進入自動化生產模式,但企業員工仍然是第一生產勞動力,且外地員工居多。由于疫情管控,即使企業已經復工復產,仍因為返崗員工不足,無法恢復正常產能。
近期,電動車各企業也出現了“搶人大戰”,包機包列+返崗補助,“點對點”接員工返崗。遠水解不了近渴,不僅造成疫情期間的運營成本增大,還浪費公共交通資源。
而穩就業的提出,將由各地政府統一調控農民工就業返崗,也將從補助激勵政策上,鼓勵農民工積極返崗返工,這一舉措有利于電動車企業加快復工復產,降低耗損,穩定恢復并提升產能。
2.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金融支持。
疫情給中小微企業帶來的損失,不止是無法恢復生產這么簡單,企業面臨著不開工仍要支付員工工資、廠區租金等固定性支出,同樣的,電動車企業上下游產業鏈復雜,自顧不暇時,貨款無法及時回籠,現金流幾日內就變得囊中羞澀,實力不濟者面臨被出局的可能。
而這次舉措正式提出:
? 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流動性遇到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本金,給予臨時性延期償還安排,付息可延期到6月30日,免收罰息。湖北境內各類企業都可享受上述政策。
? 增加再貸款再貼現5000億元,用于中小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支持。
? 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
? 6月底前,對地方法人銀行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符合條件的允許等額申請再貸款。
? 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小微信貸力度,努力使利率比上年明顯下降。
? 國有大銀行上半年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力爭不低于30%。
? 政策性銀行增加3500億元專項信貸,以優惠利率向民營、中小微企業發放。
此前,各民營企業均自發尋求各地政府通過金融、稅收等政策穩固發展。雖有個別地方的金融機構作出了調整,也只是“人道主義”化的補救,這次舉措的提出,將在全國范圍內更全面的補救中小微企業的資金周轉問題,避免被破產。
3.為支持吸納2億多人就業的8000多萬個體工商戶紓困。
? 3月1日至5月底,免征湖北境內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其他地區征收率由3%降至1%;
? 個體工商戶按單位參保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照中小微企業享受減免;
? 引導金融機構定向增加對個體工商戶的低息貸款;
? 落實除高耗能行業外工商業電價階段性降低5%政策;
? 鼓勵各地通過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支持出租方減免個體工商戶租金。
無一例外,受疫情影響,個體工商戶在春節期間的銷售旺季化為泡影,很多地方至今仍無法正常開門營業,這一措施不僅為個體工商戶免稅減息,還降低電費、減免租金等費用,有助于個體工商戶有序恢復營業,以及營業后的健康的經營狀態,更間接可吸納2億多人就業,減輕社會壓力。
電動車企業終端市場的經銷商遍布全國各地,年前充裕的備貨大多滯留店內,好在專家、媒體呼吁民眾最佳出行工具首選電動車,這對電動車企業以及經銷商來說,簡直“因禍得福”,估計在疫情結束后,會迎來銷售小高潮。
總結
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除了奮戰在一線的抗疫人員,我們“宅”在家也是一種貢獻;我們也都是受害者,學生不能返校、工人不能返崗、企業不能復工、個體工商戶不能營業......造成的社會壓力與經濟損失,不可預估。
在大難面前,國家始終是我們堅強的后盾和靠山,國家的繁榮富強,也離不開億萬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千千萬萬企業的蓬勃發展,彼此相輔相成。
穩就業,促發展,惠民政策不斷,讓人民生活更放心,讓企業發展更安心,包括電動車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應在良好的國家政策下,擔負起各自的責任,有序復工復產,積極推動當地經濟增長,共同維護國家利益,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奉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