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發展的歷程,總有一個“輿論壓力”伴隨著它,這個壓力源于它廣泛使用的鉛酸蓄電池。
近年來,有一種談鉛色變的社會輿論,如某某地方鉛中毒,某某地方兒童血鉛超標等的報道,常常見諸于報端,在批評電動自行車時經常把仍然在大量使用鉛酸電池作為最有力的證據加以撻伐。理由很簡單,鉛酸電池會造成嚴重環境污染。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2019年10月1日起,由天能電池、超威電源、理士電源、駱駝股份、雙登集團、華富儲能等單位共同起草的《GB/T 37281-2019廢鉛酸蓄電池回收技術規范》正式執行。電池生產廠商必須通過自行回收、與社會回收利用企業合作等方式,承擔完成回收目標的責任。該標準是以國務院辦公廳在2017年出臺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為主要基礎,全面開始管制廢舊電池回收問題,更對鉛蓄電池制造廠商的循環回收提出了明確要求。
根據新標準,未來電池市場在生產和回收兩大方面都必須規范化、流程化,統一編碼和防拆標識相信也會開始成為電池制造的一個新方向。伴隨相關政策法規的嚴厲整治,鉛酸蓄電池行業環境逐漸呈現良性發展趨勢。
關于廢鉛酸電池污染和回收問題進一步得到解決,下一步就是其如何實現創新和發展。據了解,目前鉛酸電池技術的潛力并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可以利用儲能市場不斷增長的機會實現研發目標。鉛酸電池可與鋰離子電池和其他儲能技術一起在電動車、可再生能源儲能應用和其他能源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各國政府正努力加快向低碳能源的轉型,電池技術也正處在革命和創新的浪潮中,需要針對不同產品和應用提供一系列高性能電池,以適應這一增長趨勢。近階段,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鋰離子電池產品,但僅靠一種技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鉛酸電池的規模和性能使其成為能夠滿足這些要求的電池技術之一。鉛酸電池在能量密度方面不能提供與鋰離子電池相同的性能,鉛蓄電池廠商必須做好技術準備以提供更高的性能。在各種情況下,技術創新都是保持或擴大市場規模的關鍵。
市場永遠以需求為導向,只要能為消費者提供安全、便利、高質量、價格適中的出行體驗,到底是鉛電還是鋰電可能并沒有那么重要。沒有絕對的輸贏,實現市場互補與創新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