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6日上午,吉祥獅老板施路達因病與世長辭,年僅39歲。據聞施老板為人謙和,待人誠懇,接手吉祥獅的這幾年雷厲風行,企業經營狀況也逐步好轉。只是天意弄人,所有無妄之災終有散去的一天,但愿逝者安息,愿吉祥獅再續輝煌!
俗話說“死者為大”,在施老板與世長辭的當下,流言蜚語都應統統讓路,是非功過事后自有公論。此時此刻除了緬懷之外,我們更應該關注電動車企業的生存現狀。成功人士無限風光的背后,付出的汗水和心力亦成正比,在追求成功與幸福的路上,恰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前幾日小編與某企業老板聊天,他坦言,“現在不像往年了,難做!已經三四年沒賺錢了,沒辦法了。上去下不來了,不干吧,還有貸款,干吧,掙不了多少錢。”
現在電動車行業不景氣,生意很難做,尤其規模不上不下的中等規模的企業更是難以支撐。新國標、3C認證、電摩資質,對于他們來說就是背水一戰。不管想不想,這一戰,都得打。
有人說,未來幾年將有一半的電動車企業會死亡。壓力誠然很大,但小編希望能夠提醒奮斗中的人們,在工作之余,能夠“停一停,歇一歇,身體與事業同樣重要”!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行業進入“微利時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政策搖擺不定的當下,隨著訂單的減少,行業競爭的加劇,不少企業正面臨三大難關。
1、人工成本年年上漲
據業內人士反映,從2015年開始,電動車一線員工工資普遍由4000元上漲為如今的6000元左右。若加上“五險一金”,電動車廠工人的人工成本直接翻了一倍。
即使這樣,許多電動車廠仍然面臨著找不到人的尷尬處境,特別是熟練工。工人工資年年漲,利潤卻一直不見長!
2、經營負擔一年比一年沉重
目前整個電動車行業面臨著門檻低、產品同質化、資金回籠慢等困境,大部分企業甚至只有不到10%的利潤空間。而在這些利潤中,企業還需支出地方稅費、銷售費用、物流費用、管理費用、銀行利息幾大項,最終凈利少之甚少。
最近電動車企業老板跑路、工廠倒閉等事件頻發,這也從側面佐證了現階電動車企業負擔有多重,需要大家高度重視。
3、貨款一年比一年難收
一到年底,電動車圈里幾乎人人都在“要賬”!年關資金本就比較緊張,一堆應收賬款要不回來,來年哪還有米開張!老板吐槽,“錢很不好收呀!欠債的都是大爺,老是拖來拖去的,死活就是不給……利潤本來就很低,現在銀行天天催債,房租漲了,工人工資也漲了!加上現在國家對老賴抓得嚴,收不回來錢沒有錢付就有可能上黑名單了!一個字'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