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動車市場真是命運多舛,歷經疫情的蕭條后,本想借助市場復蘇好好掙錢,結果嚴抓新國標,全國掀起嚴管潮;
然而,等著這波嚴管剛消停,想著旺季可以好好賣車,結果,“打骨折”的低價促銷,讓很多經銷商直呼,“這不是賣車,這是在賠命賣車”。
于是乎,面對2020年所剩無幾的最后三個月,一些經銷商開始,想辦法抓住尾巴“謀利潤”。
但是,筆者警戒大伙,越是年關將近一定要安分守己,守法掙錢,不然,不僅錢沒掙到,最后有可能還會在“班房里過年”。
近期上海公安局發布消息稱,破獲一起專門為“外賣小哥改裝電動車”的案件。
經查,民警發現這家店為客戶做鋰電池改裝生意,客戶多數為外賣員,一些人為提升車的續航里程,不計后果改裝鋰電池。電池功率可以隨意更改,改裝價格從700至5000元不等,續航里程最高可達250公里!
據警方透露,該案涉案金額20多萬元,涉案物品500多塊改裝電池,目前,該店鋪已被依法查封,周某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刑事拘留。
自去年新國標實施以來,全國多地已經查出諸多類似電動車改裝案件,而且涉案金額以及涉案后果相對都比較嚴重,為此,南寧、浙江等多地都對這類改裝事件進行了嚴厲查處。
而今年,面對特殊的產業現狀以及嚴格落地實施的新國標政策,一些地區或是部分經銷商還在“頂風作案”,對售賣出去的電動車進行“微改”,有些甚至“大改”。而因為改裝電動車而被罰款,乃至刑拘坐牢的新聞屢見不鮮。
所以,面對今年還剩下不到2個月的時間,各地管理政策還會持續收緊,而面對這一產業現狀,經銷商一定要首求穩,然后,再求利。
為此,下面幾件事情大伙一定要規避。
1、非法改裝電動車
這類事情屢見不鮮,一些經銷商抱著僥幸心理覺得小改沒事,但如果出事情,你想逃都逃不了;
2、售賣非標車
隨著新國標執行的愈加到位,很多經銷商已經不賣這類車了,然而,依舊有些經銷商挺而走向,暗地里進行售賣,這如果被監管部門發現,后果也是很嚴重的;
3、協助套牌、假證
全國各地對于電動自行車上牌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然而分類管理帶來的電摩需要駕照、上牌問題卻讓消費者苦惱,一些經銷商在利益驅使下,協助其套牌乃至假牌,這類也是很嚴重的違法行為,如果被查,得不償失。
今年不同以往,由于疫情和政策的雙重打壓,一些渠道經銷商面對巨大經營壓力,然而,越是此時,越是需要定力與實力,千萬不要因為一時利益驅使,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一定要力求穩妥賺錢,因為“剩著才能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