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百城走訪專欄:新國標之后,全國電動車市場面臨史無前例之變革。營商出行探訪各地市場實際情況,直面市場真實需求,希望能為廣大電動車行業從業人員提供可借鑒的經驗,也希望能為政府部門制定管理細則提供方向。
近日,營商出行團隊百城走訪第九站來到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區公共交通便利,但電動車仍是大多數人出行的首選。當地有大小電動車市場近10個,人流量最大的有20多年的歷史。今年6月1日起,合肥正式開展電動車自行車集中登記上牌,市場管理逐漸趨于規范。
01
市場概況:保有量200-300萬,90%為“超標車”
近幾年,合肥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從蔚來到華為,國內外大小企業先后落戶于此,吸引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電動車也成為了大多數人的出行首選。
據當地電動車經銷商介紹,合肥電動車保有量大概在200萬到300萬之間,以電摩、電輕摩等大功率車型為主。在他看來,2003年至2010年,是合肥電動車銷售的井噴期,緊接著的兩年,則是經銷商的盲目擴張期,當地電動車專賣店數量暴增,但從2016年開始到新國標正式實施,合肥電動車專賣店數量大幅減少,市場逐漸趨于平和。
記者走訪了合肥距今已有20年歷史的迅捷摩托車電動車配件市場,在該市場里,不僅有傳統的帶動車品牌、當地區域小霸王,互聯網品牌也能窺見一二。
從品牌格局來看,合肥與多數二線城市并無太大差別,唯一不同的是,區域品牌路基亞在當地銷量趕超了很多行業知名品牌,此外,小刀、臺鈴作為當地的“后起之秀”,銷量在今年也格外突出。
02
2020年底完成上牌,3年過渡期
政策方面,合肥從今年6月1號起正式開展電動自行車集中登記上牌,對不符合標準的電動自行車,發放有效期為3年(2021年1月1日止)的臨時通行標志。過渡期結束,合肥交警部門將嚴查無牌無臨時標志上路的電動自行車,車主將面臨“暫扣車輛+罰款”的處罰。
根據《通知》,合肥計劃在2023年6月左右,逐步淘汰在用不符合新標準的電動自行車。
針對超過過渡期但依然可用的電動自行車,合肥將鼓勵生產、銷售企業通過以舊換新、折價回購等方式,加快淘汰在用不符合新標準的車輛。
03
共享、換電企業發展的搖籃
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二線城市,合肥街頭隨處可見在一線城市鮮少見到的共享電單車。相關數據顯示,合肥街頭目前共有十余萬輛共享助力車,涉及到的品牌有的哈啰、滴滴、美團、電滴、小遛等大小品牌。
共享電單車之外,換電企業在這里也開始冒頭。前面說過的安徽當地品牌路基亞電動車就與哈啰換電達成了合作,路基亞門店旁基本都設有其換電柜。
04
電動三輪車、四輪車即將迎來嚴管
除了共享電單車隨處可見,合肥路面上更“泛濫”的是電動三輪車、四輪車。記者在路口觀察發現,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里,就有好幾輛“老年代步車”經過,其中不乏有在機動車上行駛的。此外,不少電動車門店的門口也擺放了很多電動三輪、四輪。
“現在還沒有相關政策出臺,老年代步車雖然不能上牌,但也沒有命令禁止。”某經銷商采訪時表示。不過,這種亂象不會持續太久,“明年電動三輪車、四輪車就會被嚴查,不能在市區行駛了。”
總的來說,合肥電動車市場在二線城市里還是很有代表性的。
盡管當前電動車管理不算完善,特別是針對“老年代步車”的管理,但相信隨著合肥電動自行車上牌全面結束,電動車管理會日趨規范,不符合標準的產品會被淘汰,同時,也會有更多新產品、新模式在這里孵化,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