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爆響,不到100平米的店鋪瞬間被火光吞沒。
火光竄上了閣樓,家具家電、生活用品,盡數燒毀,放在店鋪里電動自行車、蓄電池、配件、維修工具,無一幸免。
沒能逃出來的,還有5條人命。
其中,還有兩個孩子。
一個15歲,一個5歲。
01
上述的這一幕不是編撰的故事,而是2018年發生在上海市寶山區的一家電動車經營店鋪的真實事件。
事后,經消防部門現場勘察,事故起火點位為該店鋪內西南側蓄電池操作間內,原因系電動車車用鋰電池故障起火,引燃周邊可燃物并擴大火災范圍。
5條人命一朝逝去,留下一堆爛攤子亟待解決。
近日,關于這場火災事故責任糾紛的判定有了最終結果——私自改裝電池的經銷商(死者)負本次事故的主要責任。
根據消防調查,本起火災事故系店鋪內進行蓄電池再加工而導致,同時,店鋪商住混用也是事故致5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除房東未盡到房屋管理責任,需承擔10%的賠償責任外,余下90%賠償責任皆由死者承擔。
轉讓車行、物業管理公司、充電器生廠商、電池廠家等均無責。
人沒了,還得賠錢。
何其不幸,何其悲哀!
5條人命換來的教訓,足以告誡我們:非法改裝電池隱患巨大,不要一味追求速度、續航,而將“定時炸彈”綁在身邊!
02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的悲劇只是個例,而自己一定不會是那個“例外”。
于是,抱著這樣的僥幸心理,一邊將別人的悲劇當成茶余飯后的談資,一邊知法犯法,改裝增容的行為不停,從未汲取到教訓。
今年8月5日,廣西百色市一民房發生一起重大火災事故,造成3人直接死亡、3人送醫搶救無效死亡,直接財產損失7.13萬元。
悲劇發生的原因同樣是電池爆炸,而電池過充、改裝和充電使用不規范等都是電動自行車發生火災的重要原因。
特別是,對電池進行增容,改裝后的電池,極易增大電動車線路的負荷,造成電線故障,從而引起燃爆。
同時,改裝中某些經銷商使用的是“三無”電池,不符合標準的鋰電池,電池電壓遠超標準功率,安全隱患極大。
前不久,某快遞小哥為了增加電動車續航能力,找到門店私自將原來60伏的電池容量增加到了72伏。
結果,更換后的電池沒過幾天就發生了爆炸。
而調查的結果顯示,該電池是由一個一個鋰電池組裝而成。而該店鋪除了更換和改裝電動車電池之外,還有其他改裝電動車業務,但是并未取得營業執照。
一次次悲劇的發生,帶來的后果已經顯而易見了。
輕則車報廢,重則人沒命。
03
目前,針對私自違規拼裝、加裝、改裝電動自行車等行為,公安部等部門正予以嚴厲打擊。
今年10月份,上海公安聯合多部門執法,突擊上海電動車市場,對電動車違法改裝行為予以重懲。
11月,嘉定公安局接警溯源倒查一起電動車自燃,車主明知私自改裝超標電瓶違法且存在安全隱患,但仍然心存僥幸,被警方行政拘留。
同時,為車主提供改裝服務的店家,以及為店家需求提供定制非標、超標電池的倉庫負責人,全部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不僅店沒了,還要面臨刑事處罰!
早知如此,萬不能踏上這根鋼絲線。
安全,不是口號。
希望每個經銷商、消費者都能引以為戒,杜絕非法改裝!
特別是經銷商們,選擇鋰電池合作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大品牌,不要違法經營,否則最后倒霉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