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業媒體突然爆出無錫北京現代電動車被司法拍賣,而且起拍價就高達11個億,讓行業從業者一臉茫然,北京現代大家作為一家知名企業大家都知道,北京現代電動車是什么鬼?難道是新能源項目?而且11個億的拍賣價也著實讓人大吃一驚。
實際上,本次司法拍賣的主體歸屬于江蘇能訊光纖科技有限公司,從其官網中可以看到,企業的主營業務為:開發、研究信息通信系統網絡技術;生產光纖電纜、電動自行車;烤漆加工等。電動車項目只是其中之一,因此這11個億并非對于北京現代牌電動車資產的估價。
現代電動車從何而來?
1992年,一個叫章鵬飛的浙江人,注冊了“現代”商標的45個類別2002年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上市了,要注冊“現代”商標的時候,發現“現代”商標的所有類別都被注冊了。后來北京現代汽車找到了這個叫章鵬飛的人,用現代汽車在浙江的總經銷權換來了“現代”商標。
這個來之不易的品牌名,讓現代很珍惜。后來北京現代發現有個別網站上售賣“現代”品牌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和電動三輪車等商品,北京現代汽車公司以侵害自身商標權以及不正當競爭為由,將中意韓公司、現代聯合公司、江蘇本迪公司、無錫佳鈴公司這四名被告訴至法院。北京知產法院已經公開審理了此案。
據了解,在起訴書中北京現代汽車提到:中意韓公司、無錫佳鈴公司在電商平臺宣傳、推廣過程中,大量使用原告企業名稱及未注冊馳名商標“北京現代”;無錫佳鈴公司在淘寶稱自己的電動車品牌為“北京現代”,使人誤認為這些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等商品是由原告提供的或與原告有關系。
尊重知識產權應成共識
新國標時代,無論是大小電動車品牌,還是配套企業,從廠家到經銷商,都要看得更遠,這個行業發展了一二十年,至今仍然是草根行業,問題出在哪里?根源其實就是行業不規范,技術不規范,產品不規范,質檢不規范。如今國家越來越注重對產品制造的創新升級,專利保護將更加嚴格。總理要求政府明確職責,把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管死”,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這代表著國家將會從立法、管制、執行等方面全面加強鼓勵產業創新,相關的申報及保護措施也將更加具體化、現行化。
如今的電動車市場,企業追求知名度絕對不是可以肆無忌憚破壞知識產權的借口,維護知識產權,尊重他人成果,理應成為行業共識。未來知識產權在電動車這個草根行業也會越來越重視,各種想蹭品牌的企業,真的要小心了,與其官司纏身,倒還不如好好地創立自己的品牌,走自己的路,再小的企業,也應該有自己的原創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