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電動車新規正式實施不到半年時間了,現在網絡上對于最新版的《電動車安全技術規范》國家強制標準(俗稱電動車新國標)幾乎是一邊倒的不贊成。其中車重55公斤,時速25km/h,電機400W,帶腳踏板這些大家都有所了解,但是其中有一項足以讓你放棄騎電動自行車的想法,那就是車速達15km/h時持續發出提示音!這也是新國標中最奇葩的規定之一。
《電動車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標準原文中規定時速達15km/h時持續發出提示音,聲音大小為55dB-62dB,車速提示推薦采用電動車車鈴聲,單詞發聲周期為3秒,單次發音周期為700毫秒。那么問題來了,我們日常電動車騎行中最慢的適度也將近15km/h每小時了,那么我們以后騎車時豈不是一直“叮鈴叮鈴”的響,以后騎到哪響到哪?
我們國家法律規定室內噪音標準白天不能超過55dB,夜間不超過45dB。那我們在騎電動車經過市區時,我們就必須保持15km/h以下的速度行駛,不然的話,有可能會被警察叔叔抓,因為我們電動自行車的提示音已經達到了國家法定噪音55dB的標準,試想一下城市里面幾百萬的電動自行車都發出這種聲音,絕對能讓人奔潰。長此以往,新國標電動車肯定是進不了市區的,可能會因為提示音過大而被禁止!
尤其是在夜間,我們在下班的時候騎著電動車以15km/h的速度回家,整條街道上勢必到處都是電動自行車提示音,而且提示音是無法關閉的,不能像汽車喇叭一樣隨時控制。如果是在醫院或者學校區域,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病人的休息。
制定電動車新國標的初心是為了老百姓出行的安全,但是25km/h最高時速在城市通勤中已經屬于偏低水平,并且15km/h就設置提示音,對于大部分的人來說根本無法接受,騎個自行車也能輕松達到15km/h速度,這個速度設置安全提示音未免有點不符出行安全的實際,并且對于老百姓出行來講是一個危害因素。
據了解,人體連續一月接受60dB以上的噪音造成神經衰弱可能性高達80%,嚴重的可以造成耳鳴,甚至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電動車作為老百姓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15km/h設置提示音這樣的規定讓人難以理解,不僅對老百姓出行沒有任何幫助,但是卻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以后還有誰愿意去買一個既不能滿足自己出行需求又對身體有害的電動車產品呢?
此外,電動車新國標內部加入防止篡改的要求,也就是車輛出廠前就已經做了防止篡改的設計,廠家想要去掉電動車提示音裝置已經不可能了,除非你買回家后自行拆卸,但是經過篡改的電動車就變成了超標電動車了。
想要提升電動車出行安全,不是電動車本身的機構設計有多安全,根本上還是要提升電動車駕駛人的安全意識和文明駕車的理念,這樣才能真正保障老百姓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