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自行車遇到了幾十年來從未有過的令人不安的“寒冷”,并且在整個電動自行車和自行車產業中彌漫,已經影響到相關的產業!
據悉,自去年以來共享單車成批的倒閉,將那些嗷嗷待哺——急需貨款的整車企業拖入了死亡的泥潭,天津、江浙、廣東等大批的供應商,包括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在內也因被某共享單車營運商拖欠巨額貨款而不得不付諸法院。盡管法院對原被告雙方進行了調解并獲得了和解,但被告方的共享單車營運商,何時還款讓人產生懷疑。
據介紹,共享單車營運方拖欠供應商的企業,其數量超過百家之多,貨款更是高達數十億之巨。這些所欠的貨款是否變成壞賬,存在未知數,想想真的令人不寒而栗!
如果說,共享單車營運方沒有還錢能力造成僅僅是大批低端制造的供應商——整車企業的死亡,還不至于造成自行車產業傷筋動骨的損害。那么,這次中美貿易戰對來自中國大陸的電動自行車采取15%(如果貿易談判失敗,就上升到25%)、歐盟對中國大陸采取的從18.8-79.3%的反傾銷稅,那就對中國出口海外高端市場的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形成重大的打擊,并且已經反映到許多的中高端的電動自行車制造企業。而歐盟對來自中國大陸的自行車采取接近50%的高關稅,已經實行了多年,并且沒有解禁的時間表!盡管我國商務部不斷施壓歐盟,要求給與取消,但結果依然未改觀。
外銷企業接不到訂單,或者有訂單卻因高關稅而無法出口,只能逼得部分國內知名的整車企業采取曲線進入發達的歐盟國家市場的辦法。例如,部分企業通過原東歐國家現屬于歐盟的國家建立組裝企業,將產品輸入歐盟發達國家市場,但這條路最近有可能已經被堵死。據介紹,歐盟針對東歐國家提供的電動自行車進行調查,有的國內企業已經被歐盟給盯上了,至于未來怎么走,這些企業的老板憂心忡忡。
自行車和電動車企業外銷市場的不景氣,以及自行車內銷這兩年來遭受共享單車的大肆投放而陷入的低谷,給一直以來紅火的國際展會蒙上的陰影。據悉,某國內知名的大型展會,自展會開辦以來,首次出現了展位定金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部到款的先例。
為此,在2019年里,大家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中小企業一定要想辦法活下來,活到最后才是贏家!大企業切忌盲進,穩扎穩打,集中優勢,把營銷上的投入部分轉移到技術研發上,讓企業具有更強的技術優勢和研發優勢,做大企業的同時,更要在做強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