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動車行業風云突起,正式進入到新國標落地前的“瘋狂三月”。根據小伊得到的消息,愛瑪、雅迪、臺鈴、小刀的經銷商“瘋狂”進貨,終端門店迎來銷售旺季,大經銷商都是1萬、2萬地搶貨。
愛瑪經銷商大量進貨
愛瑪經銷商搶貨
雅迪客戶連夜排隊搶貨
雅迪電動車也是全國一片繁忙,經銷商也排隊連夜提貨。
雅迪鄉鎮經銷商在會上簽約搶貨
臺鈴各地開會忙簽約
近年快速發展的臺鈴經銷商,也在快速搶貨,以應對到來的銷售旺季。
小刀開春爆量欲沖三甲
據悉,小刀的客戶也趕在新國標前搶著下單。
越是大戶搶貨越厲害
小伊得到消息,面對這次千載難逢的商機,越是大戶搶貨、囤貨越厲害,愛瑪、雅迪的大經銷商都是1萬、2萬地備貨。
從這點來看,大戶之所以能做大,更多的是有做大的格局和魄力,能敏銳地看清和抓住機遇,能看明白一般人看不懂的趨勢。特別是在關鍵時期,大戶的眼光和格局更顯重要。
配套廠家供不應求,要品牌車企提前下單
由于各品牌電動車銷量暴漲,導致一些配套廠家生產排不過來,供不應求。很多電動車廠家已收到供應商提前下單并交保證金的通知,配件數量有限,先訂先得。
新國標引發黃金銷售期,現暴富商機
1、消費市場火爆
大批消費者趕在免費上牌截止日前換購,過渡期還能騎3-7年;
2、現有車型退市創“暴富”商機,早有先例
廣東江門、四川成都等城市早在前幾年就已經完成了切換,有一部分看清形勢、抓住機遇的經銷商在切換截止日前后瘋狂出貨,狂賺上百萬。
3、鄉鎮市場大有可為,還能繼續賣,是絕對的金礦
目前絕大多數地方市場沒有出臺國標落地切換政策,尤其國內市場十分龐大,部分地級市場和絕大多數的縣鄉鎮級市場會有較長的過渡期,現有車型可以繼續放心銷售。就以摩托車為例,要求摩托車上牌這么多年,但到現在仍有很多鄉鎮仍然沒上牌。
根據汽摩協會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摩托車內銷有700多萬輛,但全國上牌考證的數量僅有二三成,這一數據的背后說明了什么呢?
4、經銷商看到當“寡頭”的機會
除了“暴富”,一些經銷商還看到了當“寡頭”的機會。新國標出臺以來,不僅整車廠在洗牌,終端市場也在洗牌,資質型品牌代理成為稀缺,搶不到的經銷商正在逐步退出市場,也讓其他經銷商看到了賺錢和擴張當地市場占有率的機會。
5、大廠更放心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說,搶貨主要發生在知名品牌,一些還在掙扎的雜牌廠依舊冷清,經銷商十分冷靜,對大品牌更放心。
4月15日以后,行業不再生產舊國標車。舊國標車生產截止日益臨近,已進入倒計時,留給經銷商提貨的周期不多。這也是所有品牌經銷商瘋狂搶量的核心原因。
都說無利不起早,有人搶貨就說明市場一定有機會。從目前越來越火爆的銷售情況來看,新國標的落地前后或將成為繼2006年以來最好的黃金銷售期,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今年經銷商的銷量和利潤,恰逢十年一遇的難得商機。但話又說回來,面對機遇把握得好,下一步就可能賺得盆滿缽滿;如果沒把握好機遇,以后將可能長期荒廢、無車可賣。因此,建議資金實力強和鄉鎮渠道比較廣的經銷商,不妨奮力拼搶,賺他個百萬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