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標準政策的更迭對產業帶來的影響并不罕見,均不見摩托車國四標準更迭,以及“高大上”的汽車排放標準升級,也都在逼著這兩個行業進行瘋狂的甩賣,并且進行全行業的產品迭代升級。
對電動車行業來說,這么多年一直“紅紅火火”,忽然遇到了像標準這樣的“新事物”反應強烈也在意料之中,廣大經銷商也不用過度恐慌,市場行情已經開始慢慢轉暖。
據市場最新反饋的情況,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第一個周末,一些地方的電動車銷售市場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轉暖趨勢,雖然跟往昔的火爆場面仍有距離,但依舊讓廠商看到了希望。小編認為,在多個因素的驅動下,市場整體向上的趨勢會慢慢顯現,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消費者恐慌心理退潮,實際剛需逐漸釋放
在新國標落地前,部分大眾媒體一直在進行錯誤的消費引導,比如“4月15日”騎電動車違法等口徑,讓消費者對國標政策有了錯誤的理解,直接把電動車判定為“不合法產品”。如今國標落地一個月多,地方實際執行情況也讓很多消費者明白了真相,前段時間因為“恐慌感”而壓抑的電動車購買剛需將逐漸釋放。
二、多個利好政策出臺
按照之前的算法,電動車的實際使用成本會出現大幅上升。但隨著國家對電動車免費上牌、保險費用自愿的明確規定,以及對電摩、電輕摩免除購置稅的全新規定,這些利好政策極大地降低了消費者的電動車使用成本,也讓消費者不再聞“貴”止步。
三、整車企業讓利,推動終端銷售
在市場銷售上,整車企業和經銷商是命運共同體。為了刺激消費,多家整車企業都在近期加大促銷支持力度,大讓利消費者,取得了十分明顯的實際反饋,在上周多地市場都傳回來振奮人心的熱銷場景。
很多人擔心,電動車會不會像當年的摩托車一樣,在國標實施后一蹶不振。小編認為這是兩種境遇:至少目前還沒有出現能夠完全替代、或者對電動車兩輪交通工具地位產生威脅的產品,國內近3億的龐大使用群體是這個行業最堅實的后盾!
不僅僅是行業、企業、經銷商要適應國標帶來的轉變,消費者也需要時間去搞清楚新國標到底是怎么回事,建議大家保持耐心,電動車行業回溫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