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新國標比預想中來的更快更猛烈,整個行業都到了搏命的時候,這是挑戰更是機遇。也許就會有一個企業脫穎而出,甚至在長期發展后沖擊行業領導者的地位!
那么,它會是誰呢?(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新日
新日電動車可是曾經真正帶領電動車實現品牌化的老大哥,簽約成龍代言、攜手北京奧運會、助力上海世博會、A股上市…電動車行業第一次登上百姓眼中的大雅之堂,新日的貢獻絕對第一。
在小編看來,新日很像國產運動品牌——李寧。同樣是曾經的行業帶頭大哥,同樣是與國字號活動達成過多次合作,而且新日電動車閃耀奧運會開幕式當晚,李寧大哥正是點燃奧運火炬的那個人。
但是目前從銷量和品牌高度看,A股上市的新日在曾經的銷量大戰中被愛瑪雅迪甩開身位,雅愛完成領先后高舉品牌大旗,再次蓋過新日一頭。而李寧在市場爭奪戰中也逐漸被安踏超越,目送后者成為僅次于耐克、阿迪達斯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體育品牌。
然而,新國標可以說是新日重要的發展機遇,新日趙學忠能夠作為電動車行業唯二參與新國標制訂的人之一,已經足見新日在新國標形勢下的歷史地位之高,其渠道變革速度和國標產品研發的速度同樣非??臁?/p>
行業第三?可能只是新日的小目標,重回第一或許才是英雄心中不滅的愿望。
綠源
既然說到了新國標制訂,那就少不了電動車行業參與的另一人,綠源倪捷。作為真正與行業共同成長的企業,綠源對行業做出的貢獻同樣值得每一個人尊重。如果說新日定義了“什么是電動車品牌”,那我們就可以說綠源倪捷胡繼紅夫婦定義了“什么是電動車”!
我認為,綠源像是家電行業中的海爾。海爾作為國內最早的家電品牌之一,熬死了雪松、華寶等家電品牌,扛住了海信、美菱等企業的沖擊,但最終沒有拼過格力、美的這兩個起勢飛快的后生。
最早和綠源一較高下的品牌都有啥?小羚羊?大陸鴿?迪鼠?綠源的對手換了一批又一批,但你大爺始終還是你大爺。不管行業在野蠻生長階段還是全面品質化時代,綠源始終都占有不可忽視的話語權。如果說90后的兒時記憶是一臺印著海爾兄弟商標的冰箱或洗衣機,那對于不少南方人來說,兒時家里有一臺綠源電動車就是潮流的象征。但同樣在市場飛速爆發的時代,綠源沒有跟上愛瑪雅迪的腳步。
不過近年來,海爾憑借一手“防電墻”技術,將家電的安全性能帶上了全新的高度;而綠源主打的安全理念,也在鋼絲胎、陶瓷剎車等技術上得到了完美體現。另一方面,海爾積極加入智能家居生態,打造流行趨勢宣傳陣地;綠源也連續兩年將流行色作為宣傳主題,并大力投入線上電商平臺,在剛剛過去的“6.18”大促中,線上營銷額大幅增長!
新國標時代要破局、追趕頭部品牌,千萬別小看了綠源!
小刀
小刀電動車,成立于2004年,算得上是行業內的老將,但小刀的迅速崛起和爆發卻是近三年的事情。憑借著強大的執行力和迅速擴張的開店模式,小刀的確有資格喊出“沖三甲”這個口號。
如果把小刀比作汽車行業中的一個企業,我認為是比亞迪。比亞迪集團成立于1995年,最初從電池領域跨界汽車領域,沒有取得什么成績,第一次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已經是2009年前后的比亞迪F3和F0了。大器晚成的企業,往往都會留下早期的小話題,比亞迪的品宣丑聞事件轟動了廣告行業;小刀當年的一句“沒電也能跑”,曾經是膾炙人口的宣傳語,如今卻成了好事者拿來揶揄的談資。
然而在新能源產業迅速爆發的時代,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一躍成為國產品牌中的佼佼者。不僅如此,比亞迪還將動力電池單獨拆分運營,為全行業打造動力電池產品。巧合的是,目前主打動力技術的小刀,在上個月選擇面向全行業公開獨家的雙動力、三動力專利技術,為電摩產業發展出了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雙星代言”也為小刀“沖三甲”提供了重大推力。
當“小刀”加了速,那就是——利刃破空!
臺鈴
如果說本篇點評中,誰最接近行業第三?可能不少人都會說是臺鈴。從銷量上看,臺鈴一直處于行業前列;從品牌高度看,臺鈴攜手營銷大師陳名友,強勢進駐央視廣告;從定位上來看,跑得更遠的電動車深入人心;從發展歷程看,曾經被業內看好的華南四小龍“三鈴一凱”,只有臺鈴真正成長成為現象級企業。
如果把臺鈴與其他行業代表做一個比較,我認為他像是白酒中的五糧液。五糧液與茅臺同樣歷史悠久,同樣是民族工藝代表,但五糧液從沒有翻過茅臺這座大山。另外,五糧液曾深陷塑化劑丑聞,股價大幅受損;而臺鈴剛剛在央視開啟刷屏之路,“國家品牌計劃”這個大項目就被有關部門盯上翻了車,有人同樣開始質疑,臺鈴大手筆的投入是否劃算。
不過,新國標時代下,大家都重回一個起跑線一起出發,那腿長的人注定有優勢。臺鈴在當下品牌競爭中,首先擁有較大的銷量基礎,同時掌握跑得更遠產品定位,再加上立足于摩托車技術成熟的廣東省,在電摩發展中占有不小優勢。同時央視高空廣告還在持續,品牌高度加持的威力不容小覷。
臺鈴:沖擊前三的路上,你也許跑得快,但我跑得更遠!
立馬
15年專注核心動力科技的立馬,一款“閃電”堪稱電摩產品的標桿。我們或許已經記不住行業內是誰第一個開始搞電動車拉力賽,但我們永遠會記得立馬在2010年創造了“電動車飛躍黃河”的營銷事件。
小編看來,立馬與國民飲料品牌匯源果汁有一些相似之處。十年前的匯源,用蔬果和維生素開啟了國內食品行業的健康新風潮;立馬則在行業經受性價比浪潮沖擊時堅持動力定位,為臺州電摩走向全國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匯源在如日中天之時選擇出讓企業所有權,“這筆錢值不值”成了所有人心中的問號;立馬在2017年斥巨資簽約小鮮肉吳亦凡作為代言人,開創了電動車代言新紀元,還啟用了“不凡動力”這個更動感的宣傳口號,成為行業熱議話題。但大手筆的代言,投入和產出是否成正比,至今爭論不休。
然而,出讓股權的匯源,依然連續十三年在中國500強企業中占據飲料品牌老大位置,沒有了代言人的立馬電動車,照樣在今年跨入中國500強行列,在產品上繼續發揚動力優勢,在國標和電摩領域兩開花,并在終端用“市場老大培養計劃”進一步深耕新時代的渠道。
在小編看來,當下的臺州版塊只有立馬有資格沖刺行業前三,十年之后,應該依然只有立馬一個。
比德文
2008年之后,新日風光無兩,當時的電動車行業,誰能和新日一較高下呢?行業人士絕對不會想到雅愛會在日后強勢崛起,因為當時能夠正面挑戰新日的,只有比德文。在十年前,比德文邀請劉德華代言的量級,絲毫不亞于新日攜手成龍,而且比德文在簡易款上的強大優勢,使得北方市場迅速從“自行車王國”轉變成了“電動車王國。”
在小編看來,和比德文最像的并不是某個企業,而且一位企業領導者——雷軍。雷軍于90年代加入金山,然而在技術迭代速度極快的互聯網時代,金山的旗艦產品不約而同地喪失了領導地位。比德文電動車沒能在最接近新日的時候實現超越,反而在最重視銷量的時代被愛瑪雅迪等品牌超越,而且差距還在逐年擴大。
在金山的瓶頸期,雷軍選擇果斷抽身創立小米科技。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小米只用幾年時間就成為全球出貨量前五的手機品牌。雷軍創立小米之初,就明確了其定位年輕用戶不動搖的戰略,并用一年又一年的好成績證明:他是對的。
比德文電動車在近兩年迅速轉型,走的是和小米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年輕化定位,不僅產品外觀、功能精確瞄準年輕人需求,在終端門店形象和營銷活動中,也非常堅定地執行著年輕化戰略。同時,憑借簡易款非常成熟的技術優勢,比德文在新國標車的研發和生產上也牢牢占據著領先地位,其品類、品質都居于行業引領者地位。
新國標時代,不要低估比德文的決心!
后記:
說了這么多,小編認為,能夠在新國標時代殺進行業頭部品牌的電動車品牌,應該就會在這六大品牌中產生。當然,目前行業仍存在不少變數,有的年輕品牌短時間內實現了驚人銷量,并且還在持續增長;有些老牌企業仍在努力開拓市場,力求創造新的輝煌。新國標下的新機遇,公平地擺在所有人面前。
至于某些在展會動不動放大喇叭請大胸模特、開一次區域會議就要宣傳半年、請個經理人掛靠個資質就敢叫囂百萬的小企業,暫時不配被討論。不是哥看不上你,沖擊銷量百萬,請從十萬做起;挑戰領頭企業,先活下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