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上流傳一張照片,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李稻葵全副武裝、跨上摩托車,江湖傳說李委員就是這樣拉轟地趕到駐地開會的。有小伙伴說,李委員一邊走,一邊接受采訪,一邊從書包里掏出了“騎士戰袍”。
采訪時,我仔細打量,李委員上身西裝,下身卻是一身黑色勁裝,竟然也無違和感。最終,我還是忍住了,把開摩托車來開會的問題從腦海里劃去,認真嚴肅地問起了房地產稅、經濟新常態的話題。這樣應該更符合新聞專業精神。
開摩托車的李委員參政議政蠻拼的。幾小時下來,李委員與同組的委員熱火朝天地探討房地產稅的利弊得失,開完會后又馬不停蹄地接受一電視臺的英語采訪,再來又是接受幾名記者的“群毆”。直到中午12時許,李委員抬起手看表,略帶抱歉地說:“這個問題,我們下回再聊,還有機會。”
會場里東奔西走,我發現,像李委員這樣在會場內外釋放能量、積極參政議政的大有人在。不少委員參會前都是做足準備,蓄足能量,在會上為國建言、為民發聲。
我和報道組的小伙伴們就像漁夫,在各大駐地之間穿梭,捕捉信息,分辨、篩選、加工,然后以最快的方式傳遞出去。幾天下來,收獲頗多“大魚”——中央深改組辦公室常務副組長透露“國企改革配套方案今年可期待”,證監會副主席莊心一談股票發行注冊制……向部委領導、經濟“大咖”們發問,采訪時間雖緊,卻留下一串串讓每一個媒體人都會感到興奮的信息。
有激情,有熱情,有動力,這樣的兩會很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