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在這幾年來嘗到了直列四缸與六缸的勝利滋味.但其實BMW的經典引擎 還是那顆水平對臥雙缸.BMW仍然繼續發展這系列的產品.并讓BOXER系車款更豐富.所以2016年的R1200RS 誕生了!
BMW運動風格的R系列車款已經歷史悠久.最初的RS車款可以回溯到70年代.
最后一款運動款車型是2007年的R1200S.即使是HP2配備著有史以來最高馬力 的BOXER引擎以及數不盡的好料.但最終還是敵不過S1000RR的上市!
RS的重返市場.伴隨著重新設計的R1200R.兩臺車都配置著排氣量1170cc的 水平對臥雙凸輪軸水冷引擎.最大馬力125P.最大扭力92 lb-ft.
但RS跟R車款會修改排氣管還有集氣箱來改善低轉扭力.冷卻系統也為中置 單一冷卻器.這讓RS跟R車款顯得更為獨特.前叉使用45mm倒叉取代傳統的 Telelever避震系統
RS版本或多或少看起來就像是R系列裝上整流罩的版本.手動式高低可調風鏡.
RS使用鋁合金分離手把(R系列則是管狀是一體型手把)軸距也拉長到60.2英寸.
座高32.2英寸也比R系列31.1 英寸高了一些.RS也因為車罩的關系比R系列多了12磅的重量.凈重為520磅(235公斤)
我們的測試車并沒有乘騎模式Pro和DTC可用.所以這次無法得知他的效能 但這些東西在其他車種上面表現已經無庸置疑.這次的RS配置了換檔輔助系統.
換檔不須使用離合器.退檔也只需要回油門.不需要拉離合器就可以完成.
RS的轉速域很廣泛.山路上不需要頻頻換檔.幾乎用三檔就可以跑整路.
動態電子避震系統可以根據行車狀況.自動調整前后避震阻尼.
兩種ESA模式可以選擇.根據路況可以調整適合自己的設定.
手把有還有一個按鈕可以調整三種設定.單人.雙人還有車手與行李.
比較明顯的差異是RS改為傳統式的前叉.多年來已經受到許多人贊賞的Telelever 避震系統.特有的操控性能3現在在RS車上已經取消.
但是RS的動態避震系統.一樣提供了足夠的路感跟穩定性.感覺就跟Telelever一樣.
穩定的剎車感,還有前叉的下沉抑制.RS并不能像賽車一樣靈活的悠游于彎道中.
但灣中的穩定性還有精準的路線.不管是快是慢,都能輕松自如.穩穩地奔馳.
RS的坐姿是跑車跟街車的綜合體.可以輕松的直立巡航.有需要的時候也可以趴下 在半罩的整流罩里抵擋高速風壓.
手把的位置非常舒服.腳踏略為高了一點.但我喜歡這種感覺.
坐墊非常舒服,即使全天候乘騎也不會屁股痛.
半罩的整流罩凸顯了RS的特色.讓人一眼就可以認出他.
BMW在流體力學上也下了一番功夫.看似小小的整流罩卻可以避免騎士在高速時 造成安全帽的抖動.就像R1200GS ADV小小的側翼.但卻是大大提升了舒適的 騎乘樂趣!
重點來了!既然要舒適.為什么不選擇RT?
有大型整流罩.舒適的坐姿還有一大堆電子系統 .......
但是這些配件增加了84磅的重量.
在運動旅行車方面.RT運動性約占20%.旅行80%.
被BMW定位為"一臺舒適的運動跑車"的RS則剛好相反!
這就是RS存在的價值.完全看你如何定位他!
在加拿大騎了一整天后.我非常享受騎在RS上面的時光.
優雅的外表下藏著超乎你想象的操控性.舒適性與安全性.
當你騎在路上輕松自在的超越一堆車子的時候.一堆人還搞不清楚 這到底是什么車啊啊啊!!
2016 BMW R1200RS 規格表:
引擎: 空冷/水冷,水平對臥雙缸
排氣量: 1170cc
缸徑x 行程: 101 x 73mm
壓縮比: 12.5:1
變速箱: 六速,傳動軸
離合器: 油壓濕式離合器,可選配換文件輔助系統
前避震: 45mm 倒立式前叉, 可動行程13.9公分.可選配 ESA(電子避震器).
后避震: Paralever WAD, 可動行程13.9公分.預載回彈可調.(可選配電子避震)
前剎車:前雙320mm 碟盤, 配置Brembo 四活塞卡鉗
后剎車:單276mm 碟盤, 雙活塞卡鉗
ABS: BMW 整合式 ABS,可以關閉
輪胎: 120/70 ZR 17, 180/55 ZR17
凈重: 235公斤
軸距:1529公分
座高:82公分,可選配低坐墊76公分, 跑車坐墊84公分
油箱容量17.7公升
備用油.3.7公升
建議零售價: $14,950 (基本款), $16,025 (標準款), $17,770 (高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