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ja 250車系曾肩負川崎的入門重任,車款取得莫大成功后,讓蟄伏已久的輕檔車市場再度蓬勃發展。也因如此,市場對于日常生活及通勤用途更為適合的街車需求日益增大,于是Z250首先誕生。隨著動力的需求增加,更高動力的Z300應運而生,并加入了ABS防死鎖煞車系統,滑動離合器等安全配備。
象征川崎街車精神的Z系列可以追溯到西風(Zephyr),麻辣教師GTO的鬼冢英吉更是把西風車系推向銷售高峰。隨著時光飛逝,川崎重工以Z車系接替原本西風車系的地位。Z300也是這個歷史因素下的產物。
Z300頭燈是川崎新生代造型中的家族特色,與Z800如出一轍的蝴蝶造型讓人一眼難忘。
有上往下分別是近燈、遠燈、定位燈 。有車友會納悶,為什么有了全時點燈,還要定位燈呢?事實上為了保護電瓶壽命,開啟電門但尚未發動時大燈是不會亮的,需發動引擎電壓升高后,近燈才會亮起。定位燈可以在未發動時保護車主的安全。
全車貼紙都采用Z字進行設計。
煞車燈采用一般燈泡,未采用LED有點可惜。
方向燈采歐式風格,透明燈罩與黃燈泡的組合。
儀表部分可說誠意十足,從基本的油量顯示、引擎故障燈、水溫警告燈、ABS作動燈,到電瓶警示燈、省油模式、雙顯里程顯示、時鐘、機油壓力燈等一應俱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水溫顯示,與最高只能顯示199km/h的時速位數。
基本上與Ninja300同一顆儀表。但在沒有風鏡遮擋的情況下,有些微反光的現象,但不影響辨識度。
方向燈殼利用熏黑創造出更好的質感,但在烈日騎乘時不容易判斷方向燈是否正常運作。
左把手總成 離合器采鋼索方式。遠近燈開關、方向燈、喇叭等功能皆備。超車燈使用食指控制,使用上更為方便。
右把手總成 Z300為常時點燈設計,故無大燈切換開關。引擎熄火開關與啟動鈕皆備。
油箱容量為17公升。油箱上的兩個小黏土是測試用途所需,正式車并不會有。
多角形后照鏡設計,與Z300車身線條搭配。
腳踏采用全鋁合金材質并未加入橡膠減震墊,提供更強烈直接的路感回饋。
Z300的動力來源為296cc的水冷并列雙缸四行程引擎,可輸出39匹的最大馬力。
根據馬力機的實際測試,Z300的后輪馬力為34.4匹。傳遞率約為88%。
采用雙油門線設計,油門開閉更為順暢。黃色螺絲則為引擎怠速調整用,大多數的狀況下不需要調整。
外置式的機油濾心,讓車友DIY的友善度大增。
Z300與Ninja 300共享引擎,滑動離合器也是標準配備。滑動式離合器并不單單只是可滑動那么簡單,還有自動逼緊離合器的結構。除動力傳輸的表現較好,也可減少離合器的拉力,走走停停狀態下較不容易抽筋。
水箱配置于前叉正后方,副水箱位置藏在側殼內側,恰好被Z300字樣巧妙擋住。
前煞車采用前單碟搭配單向雙活塞卡鉗與浪花碟盤,后煞車也是采用單二卡鉗。
ABS前后都是外部輪速感應。ABS防死鎖煞車系統為Z300的標準配備。
前避震采用37mm正立式前叉,阻尼與預載均不可調。內管前方配有小檔片擋住飛濺的石頭,避免內管受傷。
后避震多連桿設計是川崎在輕檔領域大受好評的基石之一。良好的連桿設計可以讓避震運作更加順暢,也讓全車的重心更為集中。
后腳踏一樣采用全鋁合金設計,備有小勾子方便車主攜帶行李。
尾殼置物勾與后腳踏小勾搭配,方便車主置物,后座安全帽勾,位于后座坐墊與車殼內側。
置物箱采雙層夾艙設計,放下一支NOKIA手機綽綽有余。
隨車工具一覽。
輪框采用日本ENKEI制品,五幅十爪的設計。
后輪原廠框在裝上140后兩側距離。
原廠配有輪框貼,來強化質感與增加夜間行車安全性。
下擾流在靠近排氣管前段處有隔熱措施。
排氣管閃過正下方,搭配側邊泄油設計,方便車主DIY。
為了保養方便,Z300預留加裝駐車球的鎖孔。
排氣管的防燙蓋造型也非常前衛。
騎乘感受
"Z300只是衣服脫一半的Ninja300",沒騎過這臺車之前就下這樣的評價太過武斷。其實拋掉外觀,引擎與車架的相似性,你一跨上車就可以感受到兩者的不同,騎乘三角的改變是非常有感的。
Z300的街車騎姿與其他車款相比略為戰斗,但不是像仿賽車款似的戰斗桿。但是恰到好處的手把高度,明顯讓你感受到肩膀較為放松。但是腳踏的位置又讓你重心稍微前傾,呈現一種侵略性。
由小忍250升級Z300的第一感受是扭力更早涌出,市區十分好駕馭,更為飽滿的扭力在山路進出彎道時,感覺更加輕松自然。高速部分因馬力的差異,整體延伸性比原本的小忍250更為出色。
滑離的部分,在降檔時的轉速落差有更為明顯的包容性,萬一退檔補油不夠也不用擔心。但是不要仗著滑動離合器不會死鎖,就可以故意退檔不補油的惡搞。若速度落差夠大時,連降兩檔還是會出現后輪因為轉速差檔煞而死鎖的現象。
以29萬5(人民幣5萬7千左右)的價格買到并列雙缸引擎的進口黃牌車款。雖然價格比對手稍高,但多了ABS系統,滑動離合器與多連桿式后避震,似乎是更為優質的選擇。
車輛規格
引擎型式 :
水冷4行程并列雙缸8汽門DOHC
總排氣量:
296cc
內徑x行程:
62.0x49.0mm
壓縮比:
10.6:1
最高馬力:
29kW (39 PS) / 11,000 rpm
最大扭力:
27N•m (2.8 kgf•m) / 10,000 rpm
供油系統:
ø32 mm x 2 (KEHIN)雙喉噴射供油
車體:
長 / 寬 / 高 2,015 / 750 / 1,025 mm
最低離地高:
145mm
車架:
鉆石型鋼管車架
夾角/拖曳距:
26度/82mm
軸距:
1,405mm
舵角 左/右
35度/35度
前懸吊:
37mm管徑正立式前叉
后懸吊:
Uni-Trak連桿式;預載可調
前煞車:
單 290mm 浪花碟(ABS)
后煞車:
單 220mm 浪花碟(ABS)
座高:
785mm
裝備重量:
170kg
排檔方式:
濕式多片離合器/往復6檔
傳動方式:
鏈條傳動
油箱容量:
17L
輪胎尺寸:
前輪110/70-17 后輪140/70-17
象征川崎街車精神的Z系列可以追溯到西風(Zephyr),麻辣教師GTO的鬼冢英吉更是把西風車系推向銷售高峰。隨著時光飛逝,川崎重工以Z車系接替原本西風車系的地位。Z300也是這個歷史因素下的產物。
Z300頭燈是川崎新生代造型中的家族特色,與Z800如出一轍的蝴蝶造型讓人一眼難忘。
有上往下分別是近燈、遠燈、定位燈 。有車友會納悶,為什么有了全時點燈,還要定位燈呢?事實上為了保護電瓶壽命,開啟電門但尚未發動時大燈是不會亮的,需發動引擎電壓升高后,近燈才會亮起。定位燈可以在未發動時保護車主的安全。
全車貼紙都采用Z字進行設計。
煞車燈采用一般燈泡,未采用LED有點可惜。
方向燈采歐式風格,透明燈罩與黃燈泡的組合。
儀表部分可說誠意十足,從基本的油量顯示、引擎故障燈、水溫警告燈、ABS作動燈,到電瓶警示燈、省油模式、雙顯里程顯示、時鐘、機油壓力燈等一應俱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水溫顯示,與最高只能顯示199km/h的時速位數。
基本上與Ninja300同一顆儀表。但在沒有風鏡遮擋的情況下,有些微反光的現象,但不影響辨識度。
方向燈殼利用熏黑創造出更好的質感,但在烈日騎乘時不容易判斷方向燈是否正常運作。
左把手總成 離合器采鋼索方式。遠近燈開關、方向燈、喇叭等功能皆備。超車燈使用食指控制,使用上更為方便。
右把手總成 Z300為常時點燈設計,故無大燈切換開關。引擎熄火開關與啟動鈕皆備。
油箱容量為17公升。油箱上的兩個小黏土是測試用途所需,正式車并不會有。
多角形后照鏡設計,與Z300車身線條搭配。
腳踏采用全鋁合金材質并未加入橡膠減震墊,提供更強烈直接的路感回饋。
Z300的動力來源為296cc的水冷并列雙缸四行程引擎,可輸出39匹的最大馬力。
根據馬力機的實際測試,Z300的后輪馬力為34.4匹。傳遞率約為88%。
采用雙油門線設計,油門開閉更為順暢。黃色螺絲則為引擎怠速調整用,大多數的狀況下不需要調整。
外置式的機油濾心,讓車友DIY的友善度大增。
Z300與Ninja 300共享引擎,滑動離合器也是標準配備。滑動式離合器并不單單只是可滑動那么簡單,還有自動逼緊離合器的結構。除動力傳輸的表現較好,也可減少離合器的拉力,走走停停狀態下較不容易抽筋。
水箱配置于前叉正后方,副水箱位置藏在側殼內側,恰好被Z300字樣巧妙擋住。
前煞車采用前單碟搭配單向雙活塞卡鉗與浪花碟盤,后煞車也是采用單二卡鉗。
ABS前后都是外部輪速感應。ABS防死鎖煞車系統為Z300的標準配備。
前避震采用37mm正立式前叉,阻尼與預載均不可調。內管前方配有小檔片擋住飛濺的石頭,避免內管受傷。
后避震多連桿設計是川崎在輕檔領域大受好評的基石之一。良好的連桿設計可以讓避震運作更加順暢,也讓全車的重心更為集中。
后腳踏一樣采用全鋁合金設計,備有小勾子方便車主攜帶行李。
尾殼置物勾與后腳踏小勾搭配,方便車主置物,后座安全帽勾,位于后座坐墊與車殼內側。
置物箱采雙層夾艙設計,放下一支NOKIA手機綽綽有余。
隨車工具一覽。
輪框采用日本ENKEI制品,五幅十爪的設計。
后輪原廠框在裝上140后兩側距離。
原廠配有輪框貼,來強化質感與增加夜間行車安全性。
下擾流在靠近排氣管前段處有隔熱措施。
排氣管閃過正下方,搭配側邊泄油設計,方便車主DIY。
為了保養方便,Z300預留加裝駐車球的鎖孔。
排氣管的防燙蓋造型也非常前衛。
騎乘感受
"Z300只是衣服脫一半的Ninja300",沒騎過這臺車之前就下這樣的評價太過武斷。其實拋掉外觀,引擎與車架的相似性,你一跨上車就可以感受到兩者的不同,騎乘三角的改變是非常有感的。
Z300的街車騎姿與其他車款相比略為戰斗,但不是像仿賽車款似的戰斗桿。但是恰到好處的手把高度,明顯讓你感受到肩膀較為放松。但是腳踏的位置又讓你重心稍微前傾,呈現一種侵略性。
由小忍250升級Z300的第一感受是扭力更早涌出,市區十分好駕馭,更為飽滿的扭力在山路進出彎道時,感覺更加輕松自然。高速部分因馬力的差異,整體延伸性比原本的小忍250更為出色。
滑離的部分,在降檔時的轉速落差有更為明顯的包容性,萬一退檔補油不夠也不用擔心。但是不要仗著滑動離合器不會死鎖,就可以故意退檔不補油的惡搞。若速度落差夠大時,連降兩檔還是會出現后輪因為轉速差檔煞而死鎖的現象。
以29萬5(人民幣5萬7千左右)的價格買到并列雙缸引擎的進口黃牌車款。雖然價格比對手稍高,但多了ABS系統,滑動離合器與多連桿式后避震,似乎是更為優質的選擇。
車輛規格
引擎型式 :
水冷4行程并列雙缸8汽門DOHC
總排氣量:
296cc
內徑x行程:
62.0x49.0mm
壓縮比:
10.6:1
最高馬力:
29kW (39 PS) / 11,000 rpm
最大扭力:
27N•m (2.8 kgf•m) / 10,000 rpm
供油系統:
ø32 mm x 2 (KEHIN)雙喉噴射供油
車體:
長 / 寬 / 高 2,015 / 750 / 1,025 mm
最低離地高:
145mm
車架:
鉆石型鋼管車架
夾角/拖曳距:
26度/82mm
軸距:
1,405mm
舵角 左/右
35度/35度
前懸吊:
37mm管徑正立式前叉
后懸吊:
Uni-Trak連桿式;預載可調
前煞車:
單 290mm 浪花碟(ABS)
后煞車:
單 220mm 浪花碟(ABS)
座高:
785mm
裝備重量:
170kg
排檔方式:
濕式多片離合器/往復6檔
傳動方式:
鏈條傳動
油箱容量:
17L
輪胎尺寸:
前輪110/70-17 后輪140/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