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compo是本田在1981年-1983年間制造并銷售的一款踏板車。它的特別之處在于其車把,腳踏和坐墊均可折疊,完成折疊后的Motocompo可以存放在同時期銷售的本田Today和City后備箱內。
本田推出這款摩托車的初衷是解決城市通勤最后五公里的問題,這在當時算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理念。但無奈當時的市場對于這類產品的需求并未達到預期,所以Motocompo的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最終停產退市。
我是從日本動漫《逮捕令》認識的Motocompo,當時還覺得這么可愛的小玩意只不過是漫畫里才會有的,不可能有現實中的原型,后來才知道這是本田的作品。
現在,眾多的大城市都有著嚴重的交通問題,擁堵已經讓很多人無法忍耐,因此四輪+兩輪的概念又重新被提及并火熱起來。雖然,輕便摩托車和電動車層出不窮,但真正意義上達到甚至超越Motocompo、能同時具有便利性和樂趣的產品在我看來是還沒有出現的。一次工作機會讓我有機會在基友那里近距離的體驗了一下這款神奇的踏板車。
完全打開狀態下的Motocompo,別看個頭只有這么一點兒,但是所有功能一應俱全,騎乘姿態也不會讓人難受。
超短的車身要容納下摩托車的所有部件,并且還要支持折疊,本田工程師的腦洞可見一般。
很有時代感的外形,方方正正。
俯瞰車把,上邊的兩個紅色大旋鈕是折疊車把的機關。
左側車把控制區包含轉向燈、喇叭、大燈開關。因為采用了自動離合器和單速設計,所以左側手柄控制的是車輛后剎車。
右側帶有機油指示燈和車速表,車把控制油門和前剎。如果你的體重不算太超標,這個小家伙是有能力讓時速表的指針超過40的。
方方正正的大燈,并非長明燈。著車后需要手動開啟。
呆萌的圓型轉向燈,沒有雙閃功能。
原配單側后視鏡,右側設置符合日本路況,放在國內可以取下來擰到左邊。
鑰匙門帶有龍頭鎖。
可折疊的蓋子。
面積不大但是很舒服的坐墊。
文坐墊最后的英文字符代表了品質。
腳踏和啟動拉桿。那個時候,電啟動還不是潮流配置。這臺Motocompo的歲數比我還大,但只需要一腳就能夠踹著。
黃色手柄是風門。
油表。
小油箱,加滿油花不到二十塊錢。
座椅收放手柄,搬動它可以收起或打開坐墊。在坐墊收起狀態下,Motocompo是打不著的,所以如果你發現腿都快踹斷了車也沒發動,記得檢查一下這里。
打開折疊蓋板后,放倒的車把可以收入車體內的支架。
兩邊車把都有專門的支架。
兩邊車把都有專門的支架。
尾燈照明效果還不錯。
變身“小板凳”。
兩側黑色塑料蓋板都帶有把手和掛鉤,方便搬運及固定車輛。
左側蓋板前這個帶拉環的猜猜是什么。
它是Motocompo原車帶的車鎖,但是這個直徑在國內肯定是然并卵的。
七龍珠貼紙后邊的旋鈕可以控制油路開閉,裝在后備箱里的時候最好把油路關閉,防止車輛意外倒車后燃油泄漏。其實即便不倒,關上閥門也可以減少車里的汽油味。
折疊蓋板上的使用說明,可惜全是日文,完全看不懂。
左側車把在剎車拉柄處帶有一個卡環,發動車輛的時候需要將其其卡住,防止車輛著車以后前躥造成危險。
騎乘時的主視角。其實在騎乘的時候,你的視野中是完全看不到Motocompo的,因為它太小了。
前部加裝了折疊鎖,可以圖個心理安慰。要防盜,搬回家最靠譜。
車主換裝了更大尺寸的輪胎,因此后部在行駛的時候會與擋泥板產生摩擦。細小的排氣管你找到了嗎?Motocompo只有大撐,使用很方便。
排量49cc的AB12E兩沖程風冷發動機。
Motocompo的最佳防盜模式就是把它搬回家,放心,任何尺寸的電梯都能裝得下它。
本田City的車身尺寸跟國產的第一代奧拓差不多,但是它的后備箱里放得進一臺摩托車。加滿油的Motocompo凈重45公斤,只要你抱得動你的媳婦,就可以把它抱進后備箱。
轉完這篇稿子后,小編對這臺本田MOTOCOMPO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好奇之下,去某寶搜索了一下,原來還真有賣……
偉大的某寶
價格在15000元左右,值得值得買,只能見仁見智了。不過確實是一臺可愛的摩托車。
本田推出這款摩托車的初衷是解決城市通勤最后五公里的問題,這在當時算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理念。但無奈當時的市場對于這類產品的需求并未達到預期,所以Motocompo的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最終停產退市。
我是從日本動漫《逮捕令》認識的Motocompo,當時還覺得這么可愛的小玩意只不過是漫畫里才會有的,不可能有現實中的原型,后來才知道這是本田的作品。
現在,眾多的大城市都有著嚴重的交通問題,擁堵已經讓很多人無法忍耐,因此四輪+兩輪的概念又重新被提及并火熱起來。雖然,輕便摩托車和電動車層出不窮,但真正意義上達到甚至超越Motocompo、能同時具有便利性和樂趣的產品在我看來是還沒有出現的。一次工作機會讓我有機會在基友那里近距離的體驗了一下這款神奇的踏板車。
完全打開狀態下的Motocompo,別看個頭只有這么一點兒,但是所有功能一應俱全,騎乘姿態也不會讓人難受。
超短的車身要容納下摩托車的所有部件,并且還要支持折疊,本田工程師的腦洞可見一般。
很有時代感的外形,方方正正。
俯瞰車把,上邊的兩個紅色大旋鈕是折疊車把的機關。
左側車把控制區包含轉向燈、喇叭、大燈開關。因為采用了自動離合器和單速設計,所以左側手柄控制的是車輛后剎車。
右側帶有機油指示燈和車速表,車把控制油門和前剎。如果你的體重不算太超標,這個小家伙是有能力讓時速表的指針超過40的。
方方正正的大燈,并非長明燈。著車后需要手動開啟。
呆萌的圓型轉向燈,沒有雙閃功能。
原配單側后視鏡,右側設置符合日本路況,放在國內可以取下來擰到左邊。
鑰匙門帶有龍頭鎖。
可折疊的蓋子。
面積不大但是很舒服的坐墊。
文坐墊最后的英文字符代表了品質。
腳踏和啟動拉桿。那個時候,電啟動還不是潮流配置。這臺Motocompo的歲數比我還大,但只需要一腳就能夠踹著。
黃色手柄是風門。
油表。
小油箱,加滿油花不到二十塊錢。
座椅收放手柄,搬動它可以收起或打開坐墊。在坐墊收起狀態下,Motocompo是打不著的,所以如果你發現腿都快踹斷了車也沒發動,記得檢查一下這里。
打開折疊蓋板后,放倒的車把可以收入車體內的支架。
兩邊車把都有專門的支架。
兩邊車把都有專門的支架。
尾燈照明效果還不錯。
變身“小板凳”。
兩側黑色塑料蓋板都帶有把手和掛鉤,方便搬運及固定車輛。
左側蓋板前這個帶拉環的猜猜是什么。
它是Motocompo原車帶的車鎖,但是這個直徑在國內肯定是然并卵的。
七龍珠貼紙后邊的旋鈕可以控制油路開閉,裝在后備箱里的時候最好把油路關閉,防止車輛意外倒車后燃油泄漏。其實即便不倒,關上閥門也可以減少車里的汽油味。
折疊蓋板上的使用說明,可惜全是日文,完全看不懂。
左側車把在剎車拉柄處帶有一個卡環,發動車輛的時候需要將其其卡住,防止車輛著車以后前躥造成危險。
騎乘時的主視角。其實在騎乘的時候,你的視野中是完全看不到Motocompo的,因為它太小了。
前部加裝了折疊鎖,可以圖個心理安慰。要防盜,搬回家最靠譜。
車主換裝了更大尺寸的輪胎,因此后部在行駛的時候會與擋泥板產生摩擦。細小的排氣管你找到了嗎?Motocompo只有大撐,使用很方便。
排量49cc的AB12E兩沖程風冷發動機。
Motocompo的最佳防盜模式就是把它搬回家,放心,任何尺寸的電梯都能裝得下它。
本田City的車身尺寸跟國產的第一代奧拓差不多,但是它的后備箱里放得進一臺摩托車。加滿油的Motocompo凈重45公斤,只要你抱得動你的媳婦,就可以把它抱進后備箱。
轉完這篇稿子后,小編對這臺本田MOTOCOMPO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好奇之下,去某寶搜索了一下,原來還真有賣……
偉大的某寶
價格在15000元左右,值得值得買,只能見仁見智了。不過確實是一臺可愛的摩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