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前購買人生中第二輛摩托車金翼的時候,由于當時對摩托車的騎行感覺還是停留初中騎兩沖踏板車泡妞的時代,所以突然接觸這樣的大車還是有些措手不及的,以至于第一次原地倒車獻給了金翼。不過金翼的護杠設計得非常到位,即便車輛大部分重量都壓在前后兩個護杠之上,它也可以承受得住。拆解后發現,金翼的護杠和其他車型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有的摩托車護杠安裝在發動機缸體上,在倒車后對車輛發動機還是有損傷的。也有的車被安裝在車架上,雖然會很結實,但是如果摔車速度較快時,車架會連同護杠一起報銷。金翼的護杠安裝很講究,首先在主車架上面安裝一個副車架,護杠是被固定在副車架上的。如果摔車嚴重,副車架受損,而主車架得以被保全,對控制維修成本上有一定幫助。這樣的設計,從上一代金翼一直延續到新款金翼上面。
(下圖為上一代本田金翼)
我本著老車主試新車的態度再次騎上了金翼。本田金翼自重為413公斤,這點在看過它的大小后,并不足為奇。坐上去,把車扶正,然后收起側支,整個過程并不會覺得它很重,反而給我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后來發現,這個感覺出自740毫米的座高。因為我腿長,所以將空氣懸掛升高至最高的位置,騎行過程會更舒服一些。
全鋁車身這個名詞近些年在頂級豪華汽車上逐漸普遍起來,奧迪A8、捷豹XJ、奔馳S-Class都采用了全鋁的車身材料。除此之外,發生碰撞時鋁質結構所吸收的能量能夠達到鋼質車身的2倍以上,但是其高額的造價如今仍然無法被大規模應用。
本田金翼作為僅有的幾款采用鋁質車架技術的摩托車之一,它的亮點一方面是全鋁材質,另一方面是采用了大多跑車所使用的懸吊式車架。如此設計的目的也是為了增加其操控性,無論何時也不要認為車身龐大就不靈活,只是你還沒有玩兒明白。看過視頻你就會明白!
于行駛方面,最大的感受是穩重。金翼騎行過程中并沒有給我什么驚喜,也沒有什么特別的駕駛樂趣,但是唯獨那份穩重和從容是它最大的特點。如果給我一輛哈雷,我可能不會騎它去長途跋涉,可能跑200公里就會累的不要不要的了,但是面對金翼,我敢說我很愿意騎金翼一天跑個千八百公里。時速騎行至110公里/小時的時候,轉速接近3000轉/分鐘,這個時候能聽到發動機低沉的聲浪,但是沒有任何咆哮的感覺,噪音也不大。如果不降檔直接補油提速,動力輸出不像跑車般迅猛,但是會四平八穩的帶著你向前沖。這種感覺倒是和奔馳S-Class有些像,它們共同點就是將舒適做到了極致。
在我印象中,頂級豪車的舒適程度不僅僅表現在平穩行駛和提速過程中,制動時候也要表現出安全性且不影響舒適度。要想做好這一點,減震系統的設計尤為重要。別看金翼是一款摩托車,但本田對它下足了功夫。
防俯沖前叉和聯動制動這項技術真的很有意思,它并不是什么電子設備,也沒有那么復雜的工作邏輯,但是它實現了很多摩托車都無法實現的制動俯沖現象,防俯沖對于如此一輛重型旅行車尤為重要。大家都知道,在我們進行前制動的時候,容易出現車頭向下俯沖的現象,影響舒適度和穩定性。金翼很巧妙的利用了制動時前浮動式卡鉗產生的切線方向的位移,通過一個機械液壓裝置觸發前減震器致其鎖死,避免重心急劇轉移帶來的后輪損失抓地力,達到防俯沖的效果。同時也可以觸發后輪部分制動力,達到聯合制動的目的,進一步縮短制動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樣的裝備可以提高行駛安全,但是如果操作不當會對車輛有所損害。防俯沖前叉在緊急進行前輪制動的時候開始工作,這個時候前減震器幾乎可以算是硬連接了,如果通過坑洼路段的時候仍然沒有解除制動,車輛會非常顛簸甚至于損壞減震系統,并且容易戳傷手腕。
制動系統采用的是前雙鉆孔盤配單向三活塞制動卡鉗,后制動系統配備的是單鉆孔盤和單向3活塞制動卡鉗。制動卡鉗上面的3個活塞,其中兩個是用于正常制動,另外一個活塞是在聯動制動的時候起作用。在鋪裝路面上,我嘗試了一次緊急制動,卡鉗抱死的幾率還是很小的,在我感覺制動效果還不錯的時候,防抱死系統仍然沒有工作,也就說明它還可以做的更好。當我緊急制動致使前后制動器均觸發了防抱死制動系統的時候,金翼會非常穩定的剎停,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的感覺。自重大,輪胎抓地力也還不錯。
關于動力輸出,它采用了水平對置六缸的設計,所以轉速表6000轉/分鐘就達到紅區了,最高轉速為8000轉/分鐘,所以說它是一輛兩個輪子的汽車絕對不夸張,至少發動機和汽車太像了。單單從1832毫升的排氣量就知道它不是泛泛之輩,116.7匹的最大馬力,能夠毫不費力的將413公斤的金翼提升到200公里/小時的速度,而166.6牛米的扭矩,會在加速的時候秒殺大部分汽車。其實在我一天的騎行過程中,轉速超過3000轉/分鐘的機會都很少。在城市中使用,我基本上會在2000轉/分鐘換擋,保證動力順暢輸出的同時有著較低的噪音。
騎金翼聽音樂也是極其享受的事情,金翼所配備的音響系統可以把失真率控制的很低,即便是騎行中有風噪的情況下,帶著全盔仍然可以聽音樂。音響系統還帶有音量輔助調節功能,隨著行駛時速的提升,音量逐漸加大。即便以120公里/小時的時速巡航,也能夠清晰聽到音樂,這可比在頭盔中安裝一個藍牙耳機痛快多了。這種感受絕非那些改裝音響可比!用很通俗的話形容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既然是出去跑,那也不能光顧著享受巡航所帶來的樂趣,壓彎對于金翼來說也是非常有駕馭感的。因為整車重心比較低并且比例分配很均衡,所以壓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只要稍作推把的動作,車身就會傾斜下去。壓彎容易,但是想高速過彎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金翼側傾角度小,很容易就會壓到蹭探針和腳踏的角度。所以壓彎不難,壓的好并且安全,也不是件容易事
定速巡航在摩托車上還算是常見,但凡超過20萬元的摩托車,大多都會配備。金翼也不例外,使用定速巡航后,手上一下子輕松了很多。對于長途行駛來說,的確方便了不少,但是它有一定的弊端。1、使用定速巡航,建議在沒有疲勞感的時候。否則非常容易出事故。2、金翼的定速巡航在開啟后車輛的時速會有所降低,而后再進行自動加速至巡航時速,線性不好的問題不知是個案還是普遍發生的。
倒車對于摩托車來說都不是易事,尤其那些自重很大的巡航車、旅行車和拉力車。現如今配備倒擋的摩托車并不多見,兩輪摩托車配有倒擋的貌似也只有金翼了吧!其實大多時候倒車我還是習慣于依靠腿部撐地倒車,但是有時候試車經常需要在狹小的路段掉頭,倒車便成了家常便飯。坐姿高的倒還好,像金翼這樣座高低一些的車型倒幾次車腿就抽筋了。這時候倒擋功能的實用性就凸顯出來了。倒擋采用電動馬達控制,速度很慢,也很平穩。
好啦,一天的試車給我的全部感受都分享給大家了。對于金翼的喜愛真心不是沖動,它始終作為Dream Bike藏于海峰的心中。
本田金翼參數配置表
排量:1832mL
缸徑×行程:74.0×71.0(mm)
壓縮比:9.8︰1
最大馬力:116.7Ps/5500rpm
最大扭矩:166.6N·m/4000rpm
供油系統:電子燃油噴射
點火系統:ECU電子點火
啟動方式:電啟動
長×寬×高:2630×945×1455(mm)
軸距:1690mm
座高:740mm
最小離地間隙:-
油箱容積:25L
整備質量:413kg
車架:鋁合金雙翼梁懸吊式
懸掛系統:(前)正立式液壓套筒前叉
制動系統:(前)雙浮動式鉆孔盤配單向3活塞卡鉗(ABS及CBS)
(后)單鉆孔盤配單向3活塞卡鉗(ABS及CBS)
輪輞型式:鋁合金
輪胎:(前)130/70 R18 (后)180/60 R16
百公里油耗:-
0~100km/h加速時間:-
最高車速:-
廠商指導價:358000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