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人喜歡騎大排,哈雷的主流車型的排量也設計在883CC-1690CC之間,一方面是這些國家的人文化性格所制的,他們都喜歡自由狂野的東西,比如老大哥蘇聯以往設計的冰箱等產品都很大個,另一方面白種人天生牛高馬大,小排量在他們眼里完全是小馬拉大車。而摩托車在我們中國和東南亞一帶,基本上都是以小排量為主,也是符合黃種人的體型和文化特點的,我們的摩友一般選擇125CC左右的排量出門。
近年來,由于摩托車開始轉向了娛樂化和運動化,中國也掀起玩大排的熱潮,但是即使這樣,在我國大排量摩托車主要是指250cc以上的摩托車,這里的大排量主要針對于以往125cc/150cc通路型小排量摩托車而言。但是中國傳統上面子問題,玩摩托車的很多人也只相信人民幣的力量,似乎騎上大排就是闊少,玩摩托車如果不買大排似乎就不是虔誠摩友。大排摩托車在中國變成了攀比的字眼,很多不明摩托內涵的摩友把排量大小當成了面子比拼了,這可是無知的殺馬特了。
1、記?。和孳嚾吮溶囍匾?。無論什么情況下首先是注意人。明確一點:現在進口摩托車排量的趨勢是越做越大,這個不假。但實際上這個趨勢是日本的四個車廠為了展現技術從而搶占市場份額引起的。發展到現在已經有惡性商業競爭的味道了。日本法律已經對這種現象進行了干預。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突破300Km/h大關的比賽,在隼和ZX-12R推出后,本田公司本來也要加入到比賽中,計劃推出CBR1300,但由于日本政府的干預,該計劃以被延遲。作為我們玩車不要被這些所迷惑。玩車玩的是志同道合的樂趣,而不是腦袋瓜子裝腰上玩。
2、放眼全球,玩小排量車的還是占多數。排量大的車,提速與最高時速快過小車,但犧牲的是操控性、靈活性。排量小的車,雖然不如大車猛,但是易于駕駛。城市里騎的話,好處多多。另外,如果練技術的話(比如壓彎),還是要從小車練騎,因為小車輕、靈活、好練,摔了損失也小。另外排量小的車價格便宜很多,玩車嘛,不就圖快樂,量力而行,你買部大排夠你玩好幾款小排了,對于一個打工的摩友而言,何必和人家比拼什么呀,第三世界的摩友條件比你差得遠呢。
3、大排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玩的。騎大排量的車對體力上的消耗和油耗等其他問題。有大排的摩友通常在真正飆(玩)車的時候才把大排量拿出來,好比一家收藏起來的古董,只是偶爾欣賞一下而已,對于普通的摩友,買不起也養不好,還不是租一臺了。
4、中國玩大排的硬件條件不成熟。很多進口大排量的車在設計的時候,不是以中國的道路狀況和體形為基準。你見過中國能有幾條可以飆摩托車的道路了?摩托車理論上可以上高速,但是限制在80碼左右,中大城市禁摩了,根本沒有摩托車專用道了,大排開起來和小排量一樣快,而且很多人不遵守交通規則,你開個大排心驚膽跳,在這種情況下大排量的車意義何在?
5、事實勝于雄辯,排量大未必賣得好。有數據顯示,在很多摩托車發達地區銷量最好的并不是800、1000cc的大型摩托車。超大的排量將會帶來超大的馬力及扭矩,要控制超大的馬力和扭矩就需要超強的控車能力去駕馭。經調研,對于一般中國摩友來講,目前大家最熟悉的是125cc~500cc車型。能把一部250cc騎好,在城市中從A點到B點速度已經非??炝?。如果有對駕馭樂趣的進一步需要,那么摩友口中常常提及的摩托車黃金排量400cc就非常值得期待了。所以不建議中國摩托車企業跟風開發超大排量摩托車,也不贊成摩友們打腫臉充胖子比拼排量。
換個角度,Windows里的排雷游戲大家都玩過吧,有的人甚至癡迷與它。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好游戲不玩,卻玩它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你可以不停的來挑戰極限。這種感覺是一些相對高級的東西上所找不到的。所以有的時候,越是初級的往往是持續的越久的。
這個道理就像腳與鞋的關系,不是鞋越大越好,而是越合腳越好。找到一部合適自己的摩托車,那才是最好的摩托車。
一般摩友騎個150cc排量足夠了,條件稍微好的騎250cc完全可以滿足娛樂要求,頂級的建議選擇個400cc,因為400cc摩托車大多已具備了大排量摩托車的雛形,其車架與600cc甚至800cc的大型摩托車強度一致,但由于輸出馬力、扭矩、車重都不及更大排量的摩托車,所以在操控方面可以更輕松,騎士不用花費更多精力去處理多余出來的馬力及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