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摩托車產品可以說是伴隨著摩友的吐槽在向前發展,各個品牌各個車型基本上都被罵過,還沒有哪款車型是一片叫好的。國產摩托車不行,到底是哪兒不行?說到底還是發動機不行,核心技術沒有掌握,怎么跟進口大牌比。
國產摩托車發動機的水平到底怎么樣?
在雅馬哈、川崎、寶馬等一票大牌摩托廠商面前,不得不說國產摩托車發動機就是三五歲小孩兒的水平。雖然不少摩托車企業都在搞什么發動機研發生產,又是什么自主研發、技術多么先進,但這些話的他們這么一說,你就這么一聽,千萬不能認真。還算能排的上名的品牌,大概只有隆鑫、春風和錢江了,但在進口品牌面前一樣得歇菜。
隆鑫可以說是寶馬在亞洲的代工廠,主要就是單缸機,發動機工藝、品控都可以說是寶馬水準了,但產品必須發回歐洲進行嚴格檢查,有任何的缺陷,運輸與整改費用都由隆鑫來承擔。在寶馬爸爸的嚴格要求下,隆鑫的發動機質量還算可以。春風和錢江,在國內一眾仿家中,功力是最好的了,穩定性也不錯,沒聽說有什么大問題。中國摩托車企業好像生產什么形式的發動機都不愁,但仿得了型,仿不了神,實質的性能上差別實在是太大。
至于國內摩托車多以小排量單缸為主,還是由國內特殊的市場環境所決定的。在生產大排量車型上,國產品牌還處于起步階段,而能做出高可靠性車型的品牌幾乎沒有。對于只有低端化油器車型,單缸、雙缸小排量車型設計經驗的國內研發人員來說,大排量車型采用電噴、電子油泵、多缸發動機的設計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摸著石頭過河,較淺的設計經驗,在產品設計中大量漏洞是造成低可靠性的直接原因。
限制摩托車發展的主要原因還是國內缺少良好的摩托車發展環境,全國170多個城市禁限摩,摩托車市場需求被強制壓縮,摩托車絕大部分以鄉鎮出行、農用為主,高端市場放不開,摩托車品牌有心做好,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天有人炸街亂竄、騎車搶奪、闖紅燈等,明天政府就要禁摩,但摩托車工業不應該為部分騎行人員的低素質行為埋單。政府若是能好好完善一下駕考制度、牌照管理制度、道路規劃等等問題,而不是一味禁摩,中國摩托車文化及摩托車工業都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說了這么多,并不是讓大家都去買合資車、進口車,更多的是希望國產發動機能夠更強悍一些,摩托車也能更高端一些。隆鑫、春風、錢江等一眾民族品牌的努力值得肯定,國內主機廠也實屬不易,在禁限摩政策的陰影下,不僅要承受銷量長期下滑的陰影,還要在利潤不高的情況下搞研發、搞創新,確實是有點兒難。但不管多難,都希望國產摩托車主機廠不要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我們可以慢一些,但不能差一些,希望有朝一日,國產品牌也能與一眾世界大牌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