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神誰都會遇到,相信應該自己或是身邊都有車友遇到過剛剛換完胎從車行離開沒多久就扎胎的經驗,這是個無比XXX的感覺,但是這條新胎該怎么辦呢? 可以補一補就回到新胎的狀況繼續用嗎? 還是真的一定要再刷一次卡重新來過呢?
其實關于輪胎扎胎這種事情完全要看個案的狀況而定,曾經聽過別人說高速胎破了個大洞,就裝條內胎進去繼續用這種說法,千萬不要相信也不要去嘗試,尤其是后輪,基本上這是拿自己生命開玩笑,輪胎內部在行駛之間溫度會上升至攝氏近百度的高溫,用這種方式沒人能保證那條內胎甚么時候會因為不正常的摩擦與裝置而產生瞬間泄氣,如果這是在高速下后果將不堪設想。
照片中這輛Indian Chief的后輪就是在時速120km/h扎胎爆胎后的樣子,相當恐怖,這樣的損傷人沒事就很萬幸,輪胎就是直接換新,連修補都不需要了。
補胎的方式分做內補與外補。 通常我們在店里買到的塞條俗稱“辣條”都屬于外補的工具,這種工具不是不好,但是只能拿來救急。 當不幸在旅途中遇到扎胎的狀況,只要身邊有補胎塞條與高壓氣瓶,做適當的處置之后,可以免于爆胎顧路的窘境。 但是經過外補的輪胎無論如何都不建議車友用平常習慣的速度與方式行車,因為用這個工具補胎之后只是要幫助您用比較慢的速度回到專門處理輪胎問題的地方,讓專業人士將胎拆下之后再來判斷這條胎是不是可以繼續使用。
如果可以繼續使用,也建議用內補的方式。 內補就是從輪胎的內部把受損的破孔以由內向外的方式修補,這是最安全也是輪胎制造商一致建議的補胎方式。 以Dunlop/鄧祿普輪胎的補胎建議為例,輪胎廠建議可修補的破口最大不得超過0.65cm,同時要求一定要使用內補的方式進行修補。 修補完成后,也強烈建議車主在修補后的第一個24小時內行車速度不超過80km/h,同時修補過的輪胎也不建議行駛速度超過 120km/h,并且建議車主在修補后車輛靜置超過三小時后先量測一次胎壓,然后根據這個數字跟隨后的行車前胎壓做比較來確認修補是否完全成功,沒有繼續漏氣的疑慮。 鄧祿普輪胎也不建議使用市面上可以買到的液體補胎劑等等。
綜合個人、專業店家、與輪胎制造商的建議,基本上決定一條胎扎胎后是不是還可以使用應該是依據個案的扎胎角度、深淺、位置等等來判斷,還有最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于輪胎這件事情我們的態度要很謹慎而不僥幸,騎車走在路上接觸地面的面積加起來前后也不會超過一張明信片大小,寧愿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也不要兒戲自己的身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