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持續下滑多年的中國摩托車市場終于逆轉回升,各大摩托車企業都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態勢,尤其是一線品牌,產銷量更是直線上升。這樣的情景,正預示著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已經不遠。
也許有人會問,今年摩托車市場的回暖,會不會是曇花一現?行業真的已經開始走出低谷了嗎?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僅僅從傳統的產銷量數據上去看。實際上,今年摩市的回暖,不僅僅是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質的提升。這顯示出,中國的摩托車企業已經順應市場的變化,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當前的中國摩托車市場,傳統通路產品的下滑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像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樣的黃金時代也注定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休閑娛樂市場的興起,中高端產品市場的提升。
從今年的市場行情看,各主流品牌的產品結構中,傳統的通路車型仍然在下降,而高品質的踏板車,以及中大排量的休閑運動車型則迅速增長,部分車型的增幅甚至達到30%以上。這些產品,不僅成為企業銷量的重要支撐,而且給企業帶來了更高的附加值。
這樣的成果,離不開這些年來企業在設計和技術等方面的大力創新。近年來,面對市場的轉向,各大企業紛紛加大新產品的開發力度。從排量上,從150mL到250mL,再到400mL、650mL,國產中大排正越來越受市場的歡迎。從車型上,不管是街車、越野車、拉力車,還是復古、侉子等個性化車型,各類產品開始百花齊放。另外,電噴、水冷、智能等新技術也越來越成熟,應用越來越廣泛,現在的國產摩托車已經擺脫了過去那種低端落后、千篇一律的模式,走上了全新的發展道路。
另一方面,企業在摩托車產品上的大力創新,也將更多大眾的眼光重新拉回到摩托車。在人們的經濟水平提升之后,更加青睞有品質和文化的產品。而休閑娛樂的興起、摩托車文化的發展,讓人們感覺騎摩托車是一項有個性、有品位的活動,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摩托車騎行中來,形成了行業發展的良性效應。
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中國摩托車行業已經開始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從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轉變。這樣的轉變,不會是曇花一現,而是符合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并將支撐中國摩托車行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不過,我們要看到的是,行業轉型升級的道路還很漫長。雖然目前中國摩托車品牌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與歐美等國家的大品牌相比還有很大距離。而現在,國外品牌也正在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放下身段用入門級的產品來搶奪市場。
因此,未來的中國摩托車市場,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中國的摩托車企業還需要繼續修煉內功,與現在的新興科技相融合,在節能環保、智能技術等方面加強創新,同時培育自身的摩托車文化,進一步推動行業向高附加值的模式發展,這樣才能引領中國的摩托車行業真正走向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