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趣的是,在對于“空頭盔掉落在地上還能否續使用?”這件事大家卻有著不一樣的見解。有的朋友相信“盔落人落”的說法,堅決抵制把頭盔放在車座的行為;有的則不信這套說辭。那么從科學上來講,空頭盔掉落到地上到底能不能繼續使用呢?
要解答這樣一個論題,我們要看一下頭盔的設計初衷:即使現在的頭盔都講究輕量化,降噪和空氣動力學之類的方面,但是它最直接的功能也很簡單直白:保護騎車人的腦袋。頭沒有地硬的道理大家都懂,廠家也自然明白這個道理,ARAI的工程師簡明扼要的指出: 佩戴頭盔的騎行者在事故中生還的幾率比不戴頭盔的高出60%。如此明顯的差異也確實證明了佩戴頭盔對于安全的提升并不是危言聳聽。
既然頭盔的設計目的是為了保護頭部,那么理所應當的在設計的過程中都是以“有一個頭在盔體內作為受力體為條件進行設計與研發”的,而卻最終的成品也只會在摔車的情況下起到保護的作用。有趣的是,很多朋友認為頭盔一定要夠“硬”才能起到作用:“碳纖維比玻璃纖維的好,不要買工程塑料的”是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
這種說法其實是偏駁的,事實上頭盔的外殼起到的最大作用是“維持在與地面盔體形狀,以及制造滑動來消耗沖擊造成的能量”。真正起到保護作用的是盔體中的工程泡沫,在撞擊過程中,以對泡沫的形變來吸收由頭部在高速移動中由慣性造成的勢能。而且這種形變只會發生在有足夠能量對泡沫造成沖擊的時候,這是由頭盔工程設計師提前設計好的。而空頭盔從油箱或者座椅上掉落,一沒有達到高速沖擊,二沒有頭部在盔體內,所以不會對內部泡沫造成損壞。
那有朋友又要說了:那即使作為能量吸收的工程海綿沒有發生形變,但盔體仍然會有可能因沖擊損壞呀?放心,這點工程師們也考慮到了。前文說到盔體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頭盔在受到沖擊時的完整,這是起到對頭部保護的先決條件。在摔車時,盔體雖然只會一部分和地面接觸,但是收到的沖擊卻會釋放到盔體的每一個角落。一頂頭盔在盔體制造的環節,會把不同的材料排布在不同位置來達到受力時的均衡。而從車上跌落時造成的沖擊太小,不會達到摔車時的指標,能量會輕而易舉的被吸收掉所以并不會造成損傷。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雖然頭盔掉到地上不會對頭盔造成損傷,但是有一個先決條件是有一定要有足夠接觸面積。聽著很晦澀,其實就是說要“遠離接觸面小而尖的物體”,雖然造成的沖擊時受到的能量都差不多,但由于集中在一個很小的點上,仍然會對這個小面積的區域造成損傷,一旦摔車,會有可能造成盔體能量傳遞失效。所以相比空盔跌落到地面上,跌落到啤酒瓶子渣上,尖銳的石子上,才是我們更應該謹慎的。
總之結論就是“空頭盔跌落到地上并不會對頭盔的安全性能造成影響”,你可能會摔壞一個風道或者刮花上好的漆水,但是這頂盔仍然可以正常的使用。
最后,最重要的一點是,以上的任何結論都是在頭盔的質量有保證的前提的情況下的,如果你用的頭盔連基本的質量認證都沒有,那我建議首先做的應該是買一頂至少有DOT認證的頭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