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中國國際摩托車博覽會在重慶閉幕
展會期間
重慶摩托車制造企業推出的新車型
以及精良的制造工藝讓觀眾眼前一亮
摩托車制造業是傳統制造業的代表之一
目前行業正處于調整階段
近年來
在智能制造+智慧管理雙輪驅動下
重慶摩托車制造業積極推進升級轉型
提升發展質量,實現了逆勢增長
今天小新就帶大家一起來打探
被“逼”出來的智能制造
重慶宗申動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去年10月試產了
第一條發動機智能生產線
經過智能化改造的宗申制造生產線
宗申動力相關負責人說,傳統制造企業進行智能化提升往往都是被“逼”出來的。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個性化訂單越來越多,迫使企業必須要有一個龐大的數字化生產管理系統。
該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原有的企業資源、生產信息、設備自動化控制等幾個管理系統打通,形成一個有效的中控平臺。相比傳統車間強調工業控制,現在智能車間則完全是網絡控制。
在打造控制平臺的同時
生產環節的自動化水平也大幅提升
在公司車間的無人值守生產環節,近50臺機器人等智能設備正按設計節拍有序工作,而在有人值守生產環節,身份識別、電子工藝、掃描防錯……工人每一道工序都在中控平臺指揮下操作。
同樣,在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工人用掃碼槍掃描二維碼后,選配機就會自動彈出相匹配的零件,整個流程只需十幾秒。
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智能化改造,實現了在線質量控制和在線防錯,再加上條形碼和二維碼,零件質量實現了可追溯。
通過智慧管理提升運營質量
重慶秋田齒輪有限責任公司
在進行設備智能化改造的同時
還通過智慧管理來提升企業運營質量
秋田齒輪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在操控數控車床加工產品
秋田齒輪相關負責人表示,滴滴司機在完成“搶單”,為乘客提供優質服務,獲好評后,后臺系統會給司機更優質的訂單,這其實是一套數字化績效管理系統。
秋田齒輪學習了滴滴公司這種管理方式,聘請工業互聯網公司,進行二次開發,最終推出自己的設備維修管理平臺:一旦機器發生故障,生產工人掃描機器上的二維碼,并向系統上傳故障圖片。機電修“搶單”后立即開始維修。維修結束,由工人對服務打分。得分高的機電修后續獲得維修訂單的機會將越來越多,而維修量被折合成收入。
這個平臺運行兩個月后,響應速度快、維修技術高、服務質量好的機電修收入增長了一倍以上,而得分低的壓力則越來越大,最終機電修隊伍由60人優化成了40人。
通過這個設備維修管理平臺,秋田齒輪不僅采集了維修人員數據,還獲得了維修費用數據,設備運行數據,零部件質量數據……這些數據將指導他們的設備和零部件采購。
秋田齒輪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其公司正在打造一個覆蓋所有管理環節的數據平臺,比如管理干部的工作數據、解決問題的效率,最終將成為是否提拔的依據。工人在工位上的步數和運動軌跡,將成為生產線優化的依據。
而制造管理、成本管理、采購管理、
勞動力管理等一系列數據平臺搭建完成后
將構成公司的智慧管理平臺
行業攜手提升智能化水平
宗申動力發動機智能生產線去年10月試產,已運行近一年時間,企業嘗到了甜頭:與傳統生產線相比,智能生產線裝配作業自動化率增長10倍,人均產出效率提升2.2倍,一次下線合格率提升近兩個百分點。原生產線有68人,智能生產線只有29人。
與此同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也積極參與到智能制造提升之中
8月27日,在2019年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第二屆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上,宗申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多家企業簽署初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宗申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將開放旗下70余家子公司的產線應用場景,同時聯動1000余家摩托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將生產數據接入平臺,提升傳統行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