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表明了一個問題,不是國產摩托車不造,造了也沒市場,最關鍵的問題,他們也造不出來,受限于技術短板的重要因素,造出一個四缸且保證性能,我想現在還沒有哪個國產廠家能做到,技術根本達不到,尤其是發動機材料,模具,還有最要命的一點就是電噴系統,至今做不了,人家電噴已經更換好幾代了;國產汽車的進步有目共睹,國產摩托車就算了,不是貶低國產摩托車制造業,目前的水平,和日本這種摩托工業強國相比,也就達到人家70年代的水平。
Honda在1969年,CB750問世,成為了世界大型摩托車的元祖,它世界上首個搭載四缸發動機、且搭載碟剎的摩托車,80年代鈴木的GSX750就有了,還有雅馬哈川崎,關鍵是那個年代的這些老車,現在在日本還經常看到,還有很多在使用,國產車能做到嗎?顯然不能。
歸根到底,國產車受限于技術原因,造不出來拿的出手的四缸,造出來也沒有市場,自己研發新款成本太高,包含ECU、電噴、等核心技術,都得設計的合理才行,還有后期的調校;既然市面上有了黃龍這一款所謂四缸機,并且定價已經接近成熟,限制了其他廠商后期研發新款的利潤,本著不掙錢的項目不投資的理論,很少有廠商喜歡去做。
我覺得現在別討論四缸的問題,當下國產摩托企業最該做的,就是先把質量提升再說吧,技術好多年沒有實質性的突破,不少網友發現質量反而下降了,粗制濫造的現象更多,一些不到2年的國產摩托車,各種小毛病就出來了,為什么二手車摩托車市場上會有那么多國產車,騎著好好的有人愿意賣嗎?
現在不要奢望國產四缸摩托車了,只要國產摩托車把好質量關,把雙缸機做好,就很滿足了。譬如KTM的雙缸跟單缸機,都做的非常出色,做工也非常好,同樣得到了國內摩友的認可。這才是當前國產摩托車最現實也是做迫切的工作。
目前,國內受禁摩政策影響,國內比較大摩托車廠商對生產四缸大排量的摩托車并不積極,另外,設計一款四缸大排量摩托車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從設計成到投放市場也要經過很多次環境,路況的實車實驗,從而還要不斷的改進,調試,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