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重慶,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摩托車之都。然而,時至今日,在經受“禁限摩令”、“自己人”無序競爭、“價格戰”后,摩托車是否已經英雄遲暮?近日,上游新聞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力帆、宗申、隆鑫、銀翔等摩企巨頭正在摩拳擦掌,醞釀新的生機。
隆鑫
隆鑫通用業務并無影響
在國慶假期前夕,隆鑫集團旗下多家企業向重慶破產法庭申請了破產重整,并且在10月9日,這13家隆鑫系企業公開招募戰略投資人。
消息一出,作為隆鑫集團起家的主業——摩托車,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鑫通用)的未來,自然備受關注。
10月9日,隆鑫通用發布了關于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預重整的情況說明中聲明,上市公司隆鑫通用不在申請重整的隆鑫集團等13家企業范圍內。隆鑫集團等13家企業的重整不會影響隆鑫通用的正常業務和生產經營。
據其2021半年報顯示,隆鑫通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1.5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6.45%,實現凈利潤5.1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1.43%。公司主營業務中,摩托車業務有大幅度增長,無極品牌實現銷量2.45萬臺,同比增長118.41%,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實現銷售收入4.14億元,同比增長102.82%。其中,國內收入2.6億元,同比增長61.9%。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期末貨幣資金22.81億元,資產負債率約41.57%,速動比率1.202,流動比率1.590。
與此同時,有媒體報道稱,10月,接近隆鑫的消息人士透露,長城汽車將收購“隆鑫摩托”,雙方談得很不錯,“八九不離十”。對此,長城汽車和隆鑫雙方均未置可否。
不過,隆鑫通用不僅為寶馬代工摩托車,更為中國摩托車出口量首位的公司,旗下有隆鑫、勁隆以及高端的無極摩托品牌。摩托車的核心發動機,隆鑫通用也有著技術優勢,其研發代號KE500的雙缸發動機,廣泛搭載在國產摩托車品牌上,目前國內有8款摩托車搭載此款發動機。
10月13日,天眼查顯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加入摩托車相關項目。今年8月初,長城汽車就成立了長城靈魂科技,開始涉足摩托車領域。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早些年也被傳出過考察摩托車市場。
高端化、國際化的隆鑫,與魏建軍強調的“高端化才是中國自主車企突圍的路徑之一”不謀而合。
宗申
宗申摩托車板塊擬首發上市
與此同時,因其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全產業鏈創新平臺——忽米網,而頻頻在媒體亮相的宗申,并沒有減弱對摩托車的重視。
9月17日的摩博會上,宗申賽科龍發布新車,從250cc到1000cc,可謂是全面開花。1000cc運動巡航的RA9是一款雙缸公升級運動巡航車;401cc運動仿賽的RC3S,則是宗申400cc級別再次“復活”的仿賽車型。宗申首款氫能源ERT3也亮相摩托車。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摩托車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中國摩托車銷售前十名企業(集團)宗申排名全國第二,達114.26萬輛。
10月12日,重慶宗申機車工業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宗申機車公司)發布消息稱,宗申機車公司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公司)合作的宗申機車IPO上市項目協議簽約儀式在宗申植物苑舉行。
對于此次簽約,宗申產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左宗申強調:此次宗申機車公司與中金公司簽訂上市合作協議,是宗申機車公司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希望集團各職能中心做好指導和支持工作,董事會做好上市的領導工作,經營層切實落實好各項管理工作,與中金公司緊密配合、協同規劃,完成各項指標,并做到誠實守信,合法、合規經營達到上市標準。
宗申集團企業網站顯示,宗申機車公司位于重慶巴南,是宗申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主要從事燃油摩托車、電動摩托車的研發生產,同時生產銷售摩托車零部件、汽車零部件、IT零部件等。
業內人士指出,宗申機車公司現為有限責任公司,預計下一步將引進戰略投資者,進行股份制改造,變為股份有限公司。
針對近日投資者“作為重慶摩托三巨頭的力帆隆鑫已相繼破產重整,請問公司能獨善其身嗎?”的提問,宗申動力董秘回應:“公司近年來經營情況良好,資產負債率合理,現金流較為充裕,也不存在控股權變更等外部風險,現已基本形成了以“摩托車發動機和通用機械”為核心,覆蓋“航空動力、新能源、高端零部件”等新興業務領域的產業布局,能確保公司未來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力帆
時隔7年重新聚焦摩托車主業
眾所周知,在摩托車領域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92年的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的力帆,同隆鑫摩托、宗申摩托被視為中國摩托車行業三巨頭。
力帆是眾多摩企中專利數量第一的明星企業。2001年9月,力帆摩托首銷日本,改寫了中日摩托車有來無往的歷史,力帆在海外知名度與本田摩托車旗鼓相當。同年,憑借累計銷售184萬臺發動機、年收入超過38億元的驕人戰績,力帆在摩托車領域做到全球第一。
在國內“禁摩令”甚囂塵上之時,力帆從“兩輪”轉向“四輪”,隨后經歷了一路高歌、“騙補風波”、重操舊業、破產重整,也在今年重回摩托車賽道。
在2021中國摩博會上,“國產摩托車大王”力帆的身影顯得格外引人矚目。力帆在本屆摩博會上舉行了“全面進化論”發布會,除了帶來了力帆摩托KPT400新車全球發布,KPS150\200和KPM cafe首發上市,V600、V16和K19三款太子車,KPT150\200\500三款休旅車,以及四款電動摩托車的集中亮相,還進行了智能化電動化戰略分享。這是時隔7年后,力帆再度在摩博會上露面。
按照力帆此次發布的戰略,全面進化論,是整個品牌的進化,不僅是產品,還有品牌形象和品牌運營的進化。
根據新戰略,力帆摩托將立志成為國際一流的機車生活服務商。對此,力帆科技摩托車業務總經理羅道中表示:產品層面將聚焦V缸和ADV,尋求合作,打造國際領先的電動摩托車新物種,實現燃油和電動的雙曲線發展。而在市場層面,則堅持以用戶中心,共創為內核,努力提升力帆摩托的用戶參與共創能力和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
此次摩博會上,力帆已公開招募用戶共創官,參與至力帆摩托研發、營銷等多維度共創領域,助力服務升級和產業轉型。
而作為“白衣騎士”身份,出現的的吉利,在摩托車領域也不乏動作,2019年,哈雷與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浙江錢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達成了合作,并且在未來實現組裝生產某些特定排量的哈雷摩托。今年9月吉利旗下子品牌領克發布一張摩托車海報,雖然這輛車外觀酷似貝納利黃龍600,被業內猜測為領克與貝納利的跨界聯名,但也引發領克是否要造摩托車的猜想。
中大排量摩托車走強
摩托車行業并沒有“日薄西山”,反之不僅有昔日摩企巨頭的堅守,還迎來自主汽車品牌的一線玩家。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行業摩托車產銷 872.85萬輛和 873.79萬輛,同比增長32.25%和30.95%。其中,中大排量摩托車市場正表現出不容小覷的潛力。
2016年,嘉陵完成資產重組。重組后,不再從事摩托生產行業,轉向了特種鋰離子電源生產。2021年8月27日,合川天頂工業園內,曾一度“停擺”的現代化工廠恢復活力。曾經的北汽銀翔更名北汽瑞翔后,車型也轉型升級。首款商用車正式下線。這距離其首款SUV上市,僅隔了2天。
重慶的摩托車產業沒有被放棄,重慶的摩企也在迸發新的斗志和活力。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開發摩托車新產品,提升關鍵零部件的配套能力,鞏固提升摩托車產業的集群,作為推動重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按規劃,重慶將推動摩托車企業有序向電動汽車企業轉型升級。到2020年力爭摩托車產量達到400萬輛,到2022年力爭產量達到45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