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ohw.cn/file/upload/202201/04/102108411.jpg)
從銷量講,燃油摩托車恐怕再難回到歷史高位,不過單車售價和利潤都在增長,這是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標志,2021年,250(含)以上排量摩托車產銷增長20%以上,這也是一個標志,說明行業在全球復雜的背景下,內外的業務都有一套,都做得不錯。
咱再往宏觀面打望一下,全國的形勢也不錯。歲末年梢,也看了不少專家學者對于2021年總結,但說到全局,只能說很不錯,也確實如此,因為中國這些年總體上一直上升,不然沒有今天國際地位,但是國內各地區、各行業不平衡是一直存在的,一到微觀層面,事情就復雜了,評判不一致也就經常會發生。
國際形勢不好,國內形勢不錯,國內微觀面有好有壞,因為受疫情影響,醫療材料肯定好,旅游餐飲比較差,這個不用多講。
從多年觀察我有一個心得,就是摩托車行業和國內經濟大勢有一定的時間差,搞財經講什么“順周期”、“逆周期”,其實我們這個行業是“周期不同步”。經濟形勢大好的時候,摩托車不怎么樣,不太好的時候,摩托車反而產銷兩旺。如果汽車是牛肉,摩托車是土豆,經濟好的時候,牛肉賣得好,土豆不一定,經濟不好的時候,牛肉賣起來吃力了,土豆相反更好賣了,這中間的真理是,不管經濟好不好,人民的剛需都存在,替代效應也就存在了。
那么2022年看么看?
要想預知未來,必須深知歷史。
如果預測經濟形勢要負法律賠償責任,估計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會閉嘴,吹牛不上稅,那就無所謂,銳圓也敢亂吹。
先看影響行業發展的基本面:
一、疫情在新的一年未必會筑底消失,但是對人類生活影響力會下降,大概率地會下降到可以不需要我們興師動眾地去防范了。病毒變異傳染性越高,致死率可能越低,低到一定程度,就象流行感冒一樣,“新冠”也就皇冠落地,進入常態了。
二、大國競爭會加劇,國際經濟的恢復會比較慢,美國還要一邊和中國繼續杠下去,另一邊繼續所謂“再工業化”,這都需要長時間才有效果;德國新政府是“當家才知油米貴”還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這在新的一年一定會有結論;RCEP生效后,東亞經濟圈相互的投資和貿易會先于其它地區增長,這里頭最有看點的就是中日兩國的經濟關系,而且重點就在汽車(捎帶摩托車)領域。美國和日本都有“再工業化”的課題,美國是受金融資本的影響,從自己的舒適區走出來很不容易,日本則是國內老齡化的問題,所以日本比美國更難,甚至不可能。所以日本必須要從歷史中學到經驗,就象九十年代初最先和中國緩和關系一樣,和優勢互補的中國合作才是出路, 不然會繼續相對萎縮下去。
三、原材料價格波動、匯率波動,中國企業已經習以為常了。
四、“雙碳”第一年大家都吼得比較兇,經濟大勢不好,聲音會漸弱。環保在全球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意識形態甚至宗教,過去我們是很謹慎的,害怕這里面有人挖坑,擔心總有刁民(發達國家)要害朕,現在我們實力強了,可以平視這個問題。我相信中國人有這樣的歷史經驗,即使“革命理想高于天”,但“人是鐵來飯是鋼”,吃飯問題最重要,其他問題吃饑飽了可以研究,你吃飽了我還餓著,那就得研究研究了,呵呵。
綜上,我以為中國摩托車行業在2022年會承續2021年的發展勢頭,從微觀層面來說,整個行業的進步,還要看企業的研發投入,這個數據目前是不足3%,比較低。另外,國家在消費環境方面能不能有中央級的政策和動作,這個也特別重要。如果城市解禁能有起色,能再放開幾個大城市,整個行業的魚翅鮑魚可能還不行,紅燒肉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