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屬性加持
機車文化再度“轟鳴”
5月29日,2023北京國際摩托車展覽會在京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遼寧、山東、河北等全國十幾個省區市的260家企業參展,現場展車1226臺,展會首日,就已舉行新車、新品發布會30場,發布新車近70款。四天展期,共有觀眾超10萬人次到場參觀。小小的兩輪吸引了不少關注的視線,僅2022年,在短視頻等社交平臺上,“摩托車”相關內容的閱讀與播放量就已達到百億級。
我國曾是摩托車世界第一產銷大國,但由于多種不利因素的制約,摩托車產業發展一度受到影響。但如今,隨著消費升級浪潮的到來,集顏值、社交、娛樂屬性為一體的摩托車逐漸成為個性化的象征、休閑文化的標簽。
摩托車的迷人聲浪代表了騎行者熱情奔放的靈魂,對飛馳的向往點燃了他們血液深處的躁動,一場機車風暴呼嘯而來。相比于通勤屬性而言,娛樂屬性更是年輕人對于摩托車競相追逐的一大原因。家住南京江北新區的小茆向記者坦言:“平時工作任務比較重,下了班就想好好放松一下,摩托車成為我排憂解壓的最好方式,周末約上三兩好友,騎到郊外,吹吹大自然的清風,一周的壓力瞬間隨風消逝。”
南京老山邊有一處名為“行者”的摩托車驛站。該驛站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兩年,隨著摩托騎士這一群體的日益壯大,驛站的生意異常火爆,驛站作為機車文化堅實的載體也受益匪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加入這個新興的騎士“大家庭”。
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興起、高品質消費趨勢的形成,“摩托車熱”正在向學生、白領等群體蔓延,機車文化再度“轟鳴”。
“雙線”齊發力
摩托車市場熱火朝天
近年來,中國摩托車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的數據,2021年中國摩托車產銷量分別為2628.7萬輛和2672.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1.4%和15.8%。2022年上半年,摩托車產銷已突破1000萬輛,宣告著它以千億元級市場的分量卷土重來。
“自2019年起,我們每年能賣出3000臺車。其中都是以大排量玩樂車型為主。”南京華航車輛城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近年來,隨著機車文化的進一步普及,他們的銷售情況愈來愈好。每天早上10點開門,一直干到晚上10點,仍然還有不少問車、買車的顧客添加他們的微信、購買摩托車或相關產品。不僅如此,華航車輛城的修車師傅向記者表示,這兩年來摩托車修配生意也是十分火爆,每天忙得連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
實體店如此,摩托車的線上銷售同樣熱度十足。數據顯示,2022年,僅天貓一家電商平臺,摩托車市場規模就已經突破100億元,整車交易量翻數倍;一年內超12萬名女性消費者在天貓購買了摩托車輪胎。2023年年初,近20家摩托車企還在天貓集中上線了電動摩托車。
不只是傳統電商,直播賣貨也成了摩托車線上銷售的新手段。“來看看我們剛到的新車,都有優惠,現在購車立減2000元。”江蘇牛魔王摩托車店的老板老徐每天都會在直播平臺上熱情洋溢地介紹新到的車型。據他介紹,直播平臺基本每個月都能售出近百臺車。
海外訂單激增
摩托車企業提質升級
龐大的海外市場使得我國摩托車企業加快了轉型升級的步伐。近年來,我國摩托車出口量不斷增加,從2015年的81.29萬輛增至2022年的157.34萬輛,年復合增長率達10.42%。令人欣喜的是,國內摩托車行業已經形成了以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并存的發展格局。
不只是數量的提升,我國摩托車行業產品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升級。根據《2022年中國摩托行業研究報告》,2021年我國摩托車出口產品中,500ml及以下排量產品占比達86.8%,250ml以上排量產品占比達13.9%;我國摩托車出口產品中,出口至其他國家的數量占比逐年提升,由2018年的9.3%增長至2021年的16.2%。
中國摩托車商會認為,國產品牌大排量摩托車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市場占有率持續增長,成為行業新的增長引擎,為摩托車企業的進一步成長注入了強勁動力。據統計,在2022年,得益于銷售結構的優化,摩托車行業實現了營收和利潤雙增長。
就像信息技術之于工業制造,新能源電池之于汽車,摩托車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如今正是彎道超車的好時機。包括春風、錢江、隆鑫等品牌在內的傳統摩企近年來紛紛布局電動賽道,發布新款電動車型。除此之外,不少汽車企業也開始跨界聯合摩企發力。2021年,吉利、長城等汽車品牌相繼成立公司或收購摩企進入摩托車行業。長城坦克與春風800MT聯手發布聯名款,吉利則與力帆聯手打造合資公司睿藍汽車,布局換電市場。
有了大量海內外訂單的加持,在國家不斷加大對摩托車企業的技術研發扶持力度下,我國摩托車行業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質量等方面的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在今年的北京摩博會上,凱越正式發布了搭載完全由凱越自主研發的首款國產四缸發動機仿賽車型——450RR,不斷的賽事積累正帶來技術突破的質變。
生產智能化也是摩托車企業降本增效的一大利器。1月28日,省工信廳在34號文件中公布2023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名單,常州豪爵鈴木摩托車有限公司的綠色環保摩托車智能工廠成功上榜。從2017年到2022年,常州豪爵鈴木以建設智能化工廠為抓手,生產效率每年提升10%,產品合格率逐年提升,設備綜合效率OEE提升至90%以上,產品交付周期縮短30%以上。
省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助理研究員、經濟學博士王德華表示,摩托車經濟的再度興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人民逐步邁入高質量生活階段,是消費升級的自然表現。尤其對于當下的年輕人來說,摩托車不再僅僅是代步工具,而是具有競技、休閑、娛樂、社交等多重屬性。這種對摩托車的多重需求,又促進了摩托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曾被譽為夕陽產業的摩托車,如今成了年輕人的大玩具,更成為年輕人的社交新寵,將會繼續帶動摩托車產業及相關行業的發展。可以預見,這股由年輕人掀起的摩托車熱潮未來還將持續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