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國外采購商壓價。國外采購商現在也學的很精明了,把中國的摩托車板塊摸得清清楚楚。先到江浙板塊探探價,再到廣東板塊摸摸行情,然后跨騎車在廣東采購,踏板車在浙江采購,談價格的時候把出口退稅全部包含進來談。因此,許多小企業為了搶出口訂單,不得不忍受微利的壓榨,接下訂單。
·三是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我國的摩托車幾乎都以仿制起家,根本談不上知識產權保護,反而會成為別人知識產權打擊的主要對象。因此,出口企業即使開發出新品,也會規避知識產權,進行仿制,導致質量、舒適性和耐用性下降。這會讓國外用戶認為這些產品是垃圾車。
·四是不愿對國外目標市場進行深耕。我國摩托車制造企業習慣于短、平、快的賺錢方式,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當發現一塊較好的市場時,他們不會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消費習慣,也不會將產品與當地市場相結合,進行長期的有針對性的深耕市場。結果,他們往往會輸給其他國家的摩托車產品,甚至可能輸給印度的摩托車。
以上是對我國摩托車出口的一些優勢和劣勢的簡單分析。
雖然亞、非、拉有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其收入水平處于摩托車消費的黃金時期,但出口廠家卻只生產低端產品,尋找低端市場。如果他們能與當地市場共同成長,不斷開發適應當地市場的產品,那么出口之路將越走越窄。
現在我國的中大排市場發展迅速,希望我們能用中大排摩托車重新開拓海外市場。當然,前提是使用自己的知識產權產品、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否則,我們可能會重復通路車出口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