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消費降級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 政府:沒錢。房地產不行了,“賣地收入”早就沒了,都是靠中央“轉移支付”維持運轉。
2. 工業:停擺。工業園冷冷清清,本來就不多的工廠作坊,疫情期間成片破產。
3. 人才:匱乏。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好苗子,情愿去大城市當“消耗品”,也不愿回來做“擎天柱”。有多少985、211的大學生畢業后返鄉就業了?
4. 人口:一直在下降,且提前進入老齡化。都說城市老齡化嚴重,但你可知道,因為大城市的“虹吸現象”,還是有大量年輕人涌入的。可小縣城,就真的只剩下老人了。農村除了過年,平時就是空心村、老人村。
所以,從消費層面來看,政府沒錢,體制內的人收入受到影響,消費自然緊縮。工業停擺,就業就沒有保障,老百姓收入都沒有保障,哪個愿意大手大腳花錢?年輕人都出去闖世界去了,在外成就一番事業的都搬到外地去了。老老實實打工的人就成為遷徙人,過年回家,平時外出務工,這些有消費能力的人,把消費都留在了他們所在的城市,留給縣城的盡是老弱病殘的一地雞毛!
再從摩托車行業來看,2011年是縣級摩托車市場的巔峰年份,往前5年和往后5年屬于縣級摩托車市場的巔峰時期,那個時候的主銷車型是合資品牌車型和國內一線品牌的車型。
可到了現在,就算是合資品牌和一線品牌在縣城也不吃香了,在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區,合資品牌和一線品牌的通路車型銷量腰斬。除了人口減少導致的銷量下降外,主要還是需要兩輪車代步的人,都將摩托車換成了電動車。電動車價格便宜,騎去上班,單位給免費充電,不用油錢還不用電費錢。
雖然說中大排量已經賣進了縣城,但畢竟總量不大,而且主要有兩類群體,小青年和中年群體,中年群體主要以摩旅為主,摩托車消費主打一個精字。小青年玩車激進,壓彎炸街時有發生,還導致一些小縣城竟然開始禁中大排量,一旦這種做法形成氣候,那對中國摩托車市場簡直是雪上加霜!
那么縣級摩托車市場路在何方?我們留在下集再講,敬請期待,歡迎積極留言討論,說出自己的縣城摩托車市場到底咋樣!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本網站刊載的內容(原創除外),均在網上搜集,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