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航重機 X 無級變速
所以在早先9月落幕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摩托車博覽會上,就涌現出了不少以無級變速操控為主要賣點的摩托車產品,其中有公升級大排,也有MINI小車,而它們的共性,則都是采用了CVT無級變速系統,正常騎行時無需油離配合配合換擋,只需要將注意力放在油門與制動上,大大降低了上手門檻,并提升了駕乘的舒適度,有點兒東西。
先說位于N1館的大地鷹王,這是家國內專注于巡航的老牌子了,這次帶來的新車,便是一款名為“遠程鷹”的新時代跨界機車,一款公升級的CVT無級變速大巡航。
看,誰說CVT無級變速是踏板車的專屬?只要技術到位,即便公升級的大摩托,同樣可以擁有宛如小踏板版的親民操作體驗。
這款車當時在摩博會吸引了非常多的觀眾駐足觀賞,畢竟也算得上是國內首創的新鮮玩意兒了,而且有能力消費公升級摩托的車友們,有時候沒有考慮大摩托,本身并不是消費能力不足,而是對自身的操作水平缺乏信心,對大摩托有畏懼感,而CVT無級變速這種切實降低上手門口的變速系統,顯然就是為這類潛在用戶群體量體裁衣的。
而在今年摩博會上發布CVT無級變速巡航的并非大地鷹王這一家。香帥機車也在現場官宣了自己的新品,一款名為“五爺”的無級變速巡航重機。雖然現場并沒有實車展出,但從現場透露出的部分信息猜測,該車的排量應該在300mL至500mL之間,相較前面提到的大地鷹王“遠程鷹”,可能購入門檻更低,也更加貼合主流巡航用戶的需求。
小排跨騎 X 無級變速
當然,CVT跨界后的覆蓋面并不僅限于巡航重機,其實小排量玩樂車型,同樣也是無級變速的跨界樂土,其中宗申現場官宣的“魔方”,以及銀鋼摩托首日發布的AT150,都是CVT無級變速與MINI跨騎相結合后所誕生的全新物種。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宗申魔方與銀鋼AT150,盡管同為CVT無級變速MINI小車,但兩款新品既相同,但又不同。
盡管同為MINI跨騎,但宗申魔方的外觀造型非常前衛且科幻,整車的設計布局與我們印象中的MINI跨騎有著非常大的出入,對普通人來說初見新鮮感十足,但仍舊需要時間來消化與接受;而銀鋼AT150則是整體風格非常板正的一款MINI玩樂小車,雖然整車尺寸較常規MINI略大,但整體給人以極強的親切感,貼合大家對國產MINI小車的產品印象。
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非常簡單,是兩款產品采用了截然相反的設計思路。宗申魔方的動力平臺是一款非常標準的150排量踏板臥機,然后宗申圍繞這款發動機重新搭建了全新的車架與覆蓋件,硬生生為一款踏板發動機賦予了跨騎車的外觀,以及近似的駕馭感。
而銀鋼AT150則是基于成熟的MINI車設計框架,然后全新研發了貼合經典設計的CVT立式發動機。所以初見這款AT150盡管能給人以熟悉的外觀風格,但實際駕馭時無需油離配合的操控方式,這種反差感顯得非常有趣。
一個由內至外,一個由外至內,宗申和銀鋼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思路,本身就是國內摩托車企業勇于創新的體現。所以本質上這是兩款截然不同的CVT無級變速MINI小車,所面向的用戶群體也有一定區別,很難放到同一個天平上進行比較。
如果從功利的角度上來看,銀鋼成熟的CVT立機,在未來可以適配更多的不同品類的跨騎摩托,而宗申魔方為踏板CVT臥機的量體裁衣設計,相對來說這一平臺未來的可拓展性就要差一些了。
而且宗申魔方售價11288元首發價,相較銀鋼AT150則是8980元起的官宣價格,還是存在差不多2000元的價格差距,所以產品的最終選擇權還是在用戶的自己手中。
除了宗申與銀鋼外,被稱為自動擋先鋒的新銳摩托品牌力騰動力,也帶著年中剛剛發布的190排量新品亮相,如果你對自動擋類產品感興趣的話,具備深厚技術儲備的力騰動力絕對不容錯過。
傳承與發展
其實跨騎加CVT,并非這兩年才有的新鮮玩意兒,早在十多年前,春風就推出過類似的產品,一款名為春風V3的250排量CVT巡航。但該車量產上市后沒多久,就宣布停產了,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受限于當時技術不夠成熟,在動力和油耗方面存在較大問題,所以遺憾推出市場競爭,然而這波再興,則是在踏板大規模普及,技術成熟前提下的一種必然。
當然,最為有趣的一起點,最早接過無級變速巡航這面旗幟的,是宗申去年發布上市的優米,一款精準定位年輕女性騎士群體的CVT無級變速小巡航,雖然這款車只有125的排量,但在終端市場的熱銷盛況確實不容忽視的,簡而言之,對于新生代的摩托騎士來說,降低門檻這個思路,是真的有用。
事實上,國內對于摩托車業界在技術研發領域并沒有止步于CVT,也有很多企業這條道路上進行著不懈探索,比如馬上12月9日,宗申即將上市的采用全新AMT變速模式的新車,就被標榜為無級變速的2.0時代,值得關注。
而這方面最大的王炸,則是今年官宣上市的長城靈魂超豪華旗艦續航,采用了汽車技術下放的雙離合系統,而這也標志著更高維度的汽車技術,已經成為了摩托車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技術與靈感來源。
寫在最后
無論哪種方式,核心都是以推動技術進步,為騎士減負,降低駕駛門檻為前提的,就好比現在自動擋的汽車、兩個踏板解決全部問題的電車,就是比傳統手動擋車關注的人多,賣得更好是一個道理。
回首20年前,那時候人們對于摩托車的刻板印象還停留在踏板車是100排量的,彎梁是110排量的,125和150的跨騎是市場主流,200以上的排量都算得上大排了。
再看現在呢,125踏板成了市場主流,150及以上排量的踏板大家也習以為常,曾經主導市場的125和150功能性跨騎逐漸被人們淡忘,400排量甚至公升級的摩托車,也都見怪不怪了,而這就是整個行業不斷發展前行的縮影。
技術是在不斷進步的,所以產品和產品的受眾也在不斷迭代,而國內摩托車市場的下一個階段,顯然會是以CVT以起點的各類為騎士減負,降低駕駛門檻的技術進步,而像銀鋼AT150、宗申魔方等新銳產品,未來可期。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本網站刊載的內容(原創除外),均在網上搜集,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