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遇上早晚高峰,摩托車輕松靈活穿梭于每一個街道,打工人也不怕上班遲到。
既然摩托車這么受歡迎,國家應該大力推行才對,為什么還要禁摩?
禁摩令背后隱藏的真相,真與你想象的大不相同,看完你就明白了!
一、摩托車何時在中國流行?
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的摩托車只能從國外進口,因為那時中國沒有足夠的技術和資金自主生產摩托車。
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開始重視建立更完善、更全面的交通系統,摩托車這種新型交通工具也成了國家重點關注對象。
那時的中國,雖然技術、經濟還處于很薄弱的狀態,但社會的穩定讓國家終于放心把時間、精力用在汽車工業發展上。
以東北地區作為重要發展基地,于1951年生產出第一批“井岡山”牌摩托車。
到了1978年,國產摩托車開始大量生產并流入市場,成為老百姓眼中的稀奇玩意。
隨后外國摩托車企業開始關注到國產摩托車,并主動將技術、資金帶到中國,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
摩托車被大規模投入使用,成功替代了自行車,成為老百姓日常出行首選的交通工具。
一陣又一陣的引擎聲從耳邊呼嘯而過,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摩托車自由穿行的身影。
90年代正是國產摩托車最流行的年代,也是中國摩托行業發展最蓬勃的年代。
可是當街道、公路上的摩托車越來越多之后,交通安全、交通秩序等等潛在的威脅也一點點浮現了。
所以國家又準備對摩托車出手了!禁摩令很快就要來了!
二、為什么實行禁摩令?
第一個實行禁摩令的城市是北京,取得一定成效后,廣東又成為了第二個禁摩的城市。
禁摩令一般是先限制新車發牌,再限號通行,接著對部分街道執行“禁摩”規定。
所以凡是貼著“禁摩”標志的地方,千萬不要硬闖進去,否則就得接受交警叔叔的處罰。
當老百姓慢慢適應了“禁摩”的生活,國家就會直接開啟“全市禁摩”!
從“禁摩令”正式出臺到今天,全國已有100多個城市推行。
但最開始,老百姓根本無法理解為什么要“禁摩”?
國家實行“禁摩令”,無非出于3方面的考慮。
摩托車雖然靈活、輕便、又能自在穿行,可一旦大馬路上被塞進了一大批的摩托車,就會占用大量的機動車道,嚴重阻礙了汽車的出行,也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而且一旦交通秩序變得混亂,就會出現車擠車的情況,加重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
摩托車本身又是“肉包鐵”的工具,無論與摩托車、行人還是汽車相撞,場面都極其可怕,隨時威脅到人身安全。
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年,摩托車事故的死亡率高于自行車、汽車的主要原因。
禁摩令時期,新能源摩托車還沒有出現,燃油摩托車的發動機技術也很一般。
摩托車的每一次騎行,發動機都會排出帶有大量有害物質的排放物,嚴重污染了空氣和環境。
尤其大城市里,環境、空氣污染是全民關心的話題,所以國家實行“禁摩令”正是為了守護自然環境、守護清新空氣。
一線大城市的摩托車騎手大部分都得考摩托車駕照,才能在路上正常騎行。
但其他大部分城市,摩托車騎手都是沒有駕照的,甚至還有一些新手上路。
騎摩托的時候,他們要么完全不遵守交通規則,隨時隨地“見縫插針”;要么不戴頭盔、超速行駛、占用斑馬線等等。
毫無章法的摩托騎手,不僅給正常行駛的公交、汽車造成嚴重的困擾,還會給個人、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為了不讓這些“無駕照”的摩托騎手隨便出來禍害他人,國家只能采取“禁摩令”對他們進行嚴格限制。
摩托車數量激增,也有可能引發更多的違法犯罪行為。
經驗老道的扒手、小偷等罪犯,一邊騎著摩托車在街上游蕩,一邊尋找合適的時機下手,猝不及防下搶走行人手上的錢財、貴重物品等等。
基于當時國家的監控技術、摩托車管制還不夠成熟,無法第一時間鎖定罪犯,所以禁摩之后,也能減少相關罪案的發生。
實行“禁摩令”最重要的一點,是杜絕摩托車的非法運營。
國產摩托車大批量生產、大規模流行之后,又衍生出了熱門的“摩的”行業。
一兩千塊入手一輛無牌照、不交保險、不交養路費的二手摩托,就可以開啟拉客賺錢的日子。
可是這些摩托車根本無法正常“上路”,除了任何事故也無法給予任何賠償,完全是拿客人的命開玩笑。
哪怕交警每天在大馬路上嚴防死守,也難免會出現漏網之魚。
而且白天怕被交警查,他們就選擇晚上出來拉活,交通部門根本無法完全杜絕“黑摩的”產業的發展。
基于以上種種原因,國家的“禁摩令”從2000年之后正式大范圍實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當然國家出臺“禁摩令”也不是為了斷掉“摩托企業”的財路。
他們還是可以自由生產“摩托車”,并將產品遠銷至海外,讓國產摩托車走出國門。
而且現在“新能源電動車”已經逐步替代了“燃油摩托車”,未來摩托車行業也將迎來新機遇、新挑戰。
結語
要相信國家所作的每一個決策、每一次改變,都是站在維持人民、社會、國家安全與穩定的角度上考慮,禁摩令便是如此。
實行禁摩令后,城市的交通安全與秩序問題已得到了顯著的改善與進步,人民的生命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不過當社會、國家、人民的安全及秩序問題穩定之后,解禁令應該也不遠了。
希望那時候所有人還能繼續遵守安全出行的交通規則,戴上頭盔、減速慢行。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本網站刊載的內容(原創除外),均在網上搜集,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