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GP在上周末的西班牙站,正式迎接了改制后的第三百場賽事,從過去的二沖程時代到現今的四沖程賽車,MotoGP場上三個級別的賽車究竟有什么樣的數據內幕,這次官方也特別制作了3D動畫,讓車迷朋友們能夠窺探這些賽場上的性能猛獸,究竟有什么樣的驚人秘密。
當然相信有在觀看MotoGP比賽的朋友,都知道MotoGP分為三個級別,分別是Moto3、Moto2以及MotoGP,而這三個級別也分別采用了250c.c.、765c.c.以及1000c.c.的引擎排氣量作為分別,但是究竟這些賽車,除了在引擎排量方面有所差異之外,性能表現上,跟我們熟悉的市售車款又有多大的差距呢?一起來看看官方的解讀吧。
Moto3:250c.c.統規單缸引擎、60匹馬力、極速245+公里
今年場上的Moto3賽車,分別有KTM以及本田兩家主要賽車制造商提供不同的車架系統,引擎部分則是采用統規的250c.c.單缸引擎,擁有大約60匹馬力,賽車加上車手的總重量,則是落在大約152公斤,在賽道上能跑出大約245公里的極限速度。
Moto3的單缸引擎擁有60匹左右的馬力、Moto2則為140匹,而MotoGP則是擁有超過250匹馬力。
對比我們熟悉的市售仿賽車款相比,例如相同排量的本田 CBR250RR來看,250RR的36匹馬力大約是Moto3賽車的一半多一些,在極限速度方面,更是差了將近50公里的最高速度,因此盡管Moto3的選手都是年紀非常輕的小將,但是駕馭這些250c.c.猛獸的實力,絕對是不容小覷的。
別小看Moto2 250cc的單缸引擎,擁有60匹馬力以及輕量化的車重,依舊能在賽道上跑出245公里的極限速度。
Moto2:765c.c.凱旋市售三缸引擎、140匹馬力、極速295+公里
Moto2在2019年賽季,邁入了一個全新世代的里程碑,在引擎動力部分,從過去的本田 CBR600RR的直列四缸引擎,世代更替換成了Triumph Street Triple 765的三缸引擎,不只在排氣量方面作出提升,從滑順的四缸轉換成輸出更直接、更暴力的三缸引擎,以及全新的電控系統加入,讓Moto2的車手們有了一臺更好銜接未來發展的新賽車。
Moto2除了換上全新的動力系統之外,Magneti Marelli的電控系統加入之后,車手和技師之間的溝通也變得更為重要。
在今年賽季,Moto2級別中同樣有多間不同的車架制造商提供不同性格的車架系統,其中最大的車架陣營為老牌車架制造商KALEX,在今年賽季至今為止的比賽當中,贏下分站冠軍的皆為騎乘KALEX車架的選手;另外陣容同樣龐大的還有KTM陣營,但是今年KTM再換上了全新的引擎系統之后,顯得比過去掙扎許多;其他的還有Speed Up、NTS以及MV Agusta等車架制造商。
Lorenzo Baldassarri騎乘KALEX車架的賽車,成功在今年開季的四場比賽中,摘下三冠。
Moto2也是目前MotoGP賽事當中,唯一采用市售引擎的級別,不過目前Triumph并沒有推出采用相同引擎的市售仿賽Daytona 765,如果與去年更新的KAWASAKI Ninja ZX-6R相比,大約快上了將近20公里的最高時速,雖然看似差距不大,但是在分秒必爭的賽道上,這樣的極速差異,絕對會拉出海量的圈速差距。
除了Moto2的Triumph三缸引擎為市售產品之外,其余的引擎皆為Prototype工廠賽車引擎
MotoGP:1000c.c.四缸引擎、250匹馬力、極速350+公里
對于MotoGP級別,相信大家都相當的熟悉并不需要做過多的介紹,今年的賽場上,除了YAMAHA以及SUZUKI采用的是直列四缸的引擎設計之外,其余車廠皆使用V型四缸的引擎設計,兩者除了出力特性的差異之外,對于車輛的抓地力、循跡性的影響,也有相當不一樣的表現。
MotoGP三個級別都有著非常令人恐懼的極限速度
盡管在去年YAMAHA積弱不振的表現下,大家開始質疑起直列四缸的能力,但是在去年下半季以及今年賽季中,SUZUKI用實力證明了直列四缸并非沒有能力拿下頒獎臺第一的位置;MotoGP的各家廠車,都是車廠傾全力制造出來的頂級性能之作,1000c.c.的排氣量、250匹上下的馬力、157公斤的車重限制,造就出了世界上最兇悍、最令人恐懼的賽道性能猛獸。
Alex Rins在今年強勢的表現,非常有機會問鼎年度冠軍的寶座
對于喜愛MotoGP賽事的車迷來說,有時候看著車手們在場上近身肉搏,彼此互相超越剪線,有時候很容易忘記這些車手們,胯下騎著的都是一臺臺性能數據爆棚的兇殘猛獸,而身跨猛獸的車手們,則是一位位勇者,他們忘卻恐懼,以性命相搏在賽場上為我們帶來一場又一場的精彩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