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各國的摩托車市場也表現良好:泰國人口6900萬,摩托車保有量約2300萬;越南人口9270萬,摩托車保有量約1億;緬甸木姐105碼自貿區,2018年2月的摩托車進口量就有40多萬輛,將近9億人民幣的交易額……
那么東南亞的摩托車市場,是否很好開拓呢?不一定。
2000年以前,中國摩托車以價格優勢,占據東南亞國家80%以上的市場份額。然而,由于中國摩托車價格低廉,質量較差,且大部分摩托車企業并不在乎售后服務,很多摩托車壞了,找不到相應的維修點,也無法買到相應的配件,因此,消費者逐漸放棄了中國品牌,選擇價格稍微高但是質量和售后較好的日本、韓國、歐美等摩托車品牌。
據調查,越南市場接近飽和,相對于中國品牌的摩托車,越南市場已經被歐美日韓的品牌占領。泰國摩托車市場與越南市場差不多,基本上中國品牌市場占有率較低。
老撾的摩托車市場大部分來自泰國進口,不過中國品牌還有一定市場,不過泰國摩托車的強勁對手,還是不可小覷。
柬埔寨的日本品牌口碑依然比中國品牌高,但是相比較越南和泰國來說,柬埔寨對中國摩托車品牌的認可度要高一些。
菲律賓相對來說,市場還有潛力,每年有大約100多萬的缺口,近三年來同比漲幅30%左右。
由此可見,中國摩托車在東南亞的市場優勢排序如下:
柬埔寨>菲律賓>老撾>泰國>越南。
那么相比較摩托車整車市場來說,我個人更推薦摩托車配件市場。目前中國零部件產品的生產技術和性價比排名靠前,并且以出口為主,主要以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為主,部分日本摩托車品牌依然需要進口中國摩托車配件以完成整車拼裝。
除此以外,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不斷攀升,未來東南亞的摩托車市場,也會像中國市場一樣,對環保和技術雙優的電動摩托車,有很大需求。因此,推薦電動摩托車的相關產業,時時關注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動態和政策,抓住電動摩托車市場趨勢,將會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