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政府日前對外透露,該國預計將于2020年進口并推廣電動車替代摩托車,以此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量,緩解貿易逆差。
一直以來,摩托車都是老撾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至今市場占有量仍達70%以上。然而,連年上漲的石油價格給政府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
據老撾石油天然氣協會透露,近年來機動車數量持續增加,導致老撾石油進口量以每年8%的增長速度遞增。
為了規范石油進口流程,控制石油進口量,老撾政府2017年10月27日頒布了第331號總理法令,規定相關部門著手對該國石油進口商的數量進行削減。
2019年5月,老撾石油與天然氣協會代理會長 Anousin Pholsena 表示,經過近兩年的努力,老撾石油進口商已從26家減至5家。
為了解決石油進口量減少帶來供需關系緊張的問題,老撾政府正式計劃扶持電動車產業發展,并計劃2020年起擴大電動車進口規模。
老撾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副首席執行官Thongchanh Santhasith介紹,為了匹配電動車充電需求,預計2019年內老撾首都萬象將裝建20余個充電站。
事實上,10年前便有中企敏銳地捕捉到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前景。據日經中文網報道,2009年,山東富路車業曾與老撾相關部門簽署協議,試水老撾電動車市場。然而,因為市場供需關系等問題,最終不了了之。2015年,中國海爾集團再次向老撾政府交付了電動摩托車的試制品,計劃在當年內銷售,但再以失敗告終。
老撾政府大力推廣電動車投入市場的背后,是對該國電力供應的信心。據亞行估算,流經老撾境內的河水給該國帶來約1.8萬兆瓦的水力發電資源。因此,老撾政府近年來在電力項目上投入巨大。